荆州日报
2023年12月20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沙市古便河桥究竟多少桥孔?

    沙市便河桥(老照片)。

    1940年-1945年间的沙市便河桥照片。

  □ 朱传荣

  近来,有关心城市历史建筑、热心文保的志愿者,纠结于沙市古便河桥究竟是多少个桥孔,争议徘徊在两孔与三孔上。本着对历史负责,不给后人留疑问在此作些探讨。

  持两孔观点者认为:存世的照片和有的绘画作品中多为两孔,未见三孔。而不少健在的八九十岁高龄老人都说是三个孔,但未见文献记载,难以服人。

  认为便河桥三孔的依据何在:史实来源于文献和口碑。荆州市资深文史学者袁策明先生,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地理专业,曾参与编纂《沙市市地名志》并任副主编,任过湖北沙市楚韵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律师。他的著作《沙市地名趣谈》中有关“便河桥重建记”中云:“今之便河桥已改三孔为九孔”。

  已故工人画家李德明,若健在也逾百岁了。他的画作《端午赛龙舟》中的便河桥为三个孔。该作品数十年前问世时未见人质疑过。

  现在存世只有两个孔的有关沙市古便河桥照片和绘画,均涉及到作者的视觉角度方位,包括景物的取舍等,而且还要考虑被摄物是否被其它物体遮挡住等问题。

  《荆州记忆》主编杨冰,发现《沙市市政汇刊》中,间接记录了便河桥相关桥孔事宜。1936年出版的《沙市市政汇刊》中,有关1934年9月26日第64期执监联系会会议记录中,谈到原计划从中山公园沿便河西修一条路,途经新建街(拖船埠)延至江堤脚。后因修路拆让工程“甚巨”而又经费“入不敷支配”而缓建和改建规划的情况,其中特别提及了“恳祈主张公道,趁此拆让”“便河桥头又仅留一侵占河心挡塞桥孔之房屋”的请求。

  会后因各种原因,此房屋久拖未拆。

  大约在1965年,笔者有一位同事名叫张学仁(至今半个多世纪,名字已记不准)。据他所说,解放前他家开药铺,药铺位置在便河桥的西南侧,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侵占河心挡塞桥孔之房屋”。没曾想,多年前工作之余闲谈的内容,却成了今日一条线索。

  由于长年遮挡住西头桥孔,造成淤泥和废弃物堵塞,桥孔难以显现,给人造成错觉。1959年笔者在沙市一中学读高中时,上学天天路过便河桥,常见到桥西头废弃桥孔有河水流动。

  便河桥上刷写标语的照片为1940年6月8日沙市沦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这期间拍摄,而《沙市市政汇刊》会议记录为1934年,早于拍摄两个孔的照片近十年。该会议录为印刷品应真实可信。

  从中国桥梁史建筑的石拱桥看,多孔拱桥的桥孔数一般为奇数。在风水传统文化中奇数为阳。故建桥取奇数单数,从结构力学角度看,单数孔受力均匀,中间一个孔左右加筑同数孔对称,有利于各跨之间抵消水平推力。如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北海金鳌玉蜍大桥九孔都是奇数。“在荆州逛老街”新媒体人祝长华,一次他问文史专家、89岁的李南杰先生“便河桥到底是几个孔?”“你在哪里见到有两个孔的拱桥!”一句话把提问打回去了。

  三个孔也好,九个孔也罢,总之都为单数,古桥年代久远,得认真考究。

  便河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添置栏杆,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度修缮,同治九年(1870年)端午竞渡桥上观者推挤,护栏垮倒死亡80余人,此时又新修栏杆。民国时期和建国后均有维修,修缮次数越多,桥貌多少会有变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