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骁
日前,走进洪湖市小港管理区,条条公路笔直宽阔、四通八达,成为居民们的致富路。两旁绿树郁郁葱葱,片片美景精彩纷呈,编织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洪湖市小港管理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当地实际,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产业兴旺、提升城乡环境、答好民生答卷,各项工作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正奋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环境为先
绘就生态建设新画卷
日头正暖,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离开省道,车辆驶入岔路,进入集镇,给人一种干净、整洁、有序的感觉。
道路中央矗立着一块门牌——“国家卫生镇”,这是小港人不断努力取得的硕果。
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新兴村庄、集镇掩映其间,这里被誉为洪湖岸边的“绿宝石”。
近年来,洪湖市小港管理区将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稳步结合,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绿色家园建设、禁渔禁捕行动。积极化解林农矛盾,做到路渠林塘舍和谐统一,打造秀美水乡田园风光。
在小港人对环境治理孜孜以求的努力下,小港管理区2013年1月荣获“湖北省卫生乡镇”称号,2017年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核,2020年7月获评“国家级卫生乡镇”。今年,小港管理区又被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评为“省级森林城镇”。
年逾七旬的刘大爷,在小港生活了近20年。他感慨地说:“现在,自家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环境跟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环境的“净化”,带来的是居民心灵的净化。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和共同缔造活动,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探索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经验做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提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成果,弘扬农垦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管理区(农场)职工居民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旧貌换新颜,故土谱新篇。小港的绿色气质凸显,为洪湖这座城市增添一抹灵秀。
民生为要牢记“一枝一叶总关情”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
当群众有烦恼、百姓有期待,政府应当站出来,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今年3月的一天夜里,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小王下班回家。走出厂区大门,行走在漆黑的省道旁,时不时开过的大货车,让他胆战心惊。和他一样,沿线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也为夜间出行忧心不已。
小港变电站出口至蔡家河三岔路口段长4.8公里,长期无路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接到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等沿线企业反映后,小港管理区积极同洪湖市住建部门对接,科学拟定建设方案,统筹协调道路亮化施工。
近日,省道仙洪公路蔡家河至小港段路灯改迁工程顺利完工,250盏太阳能发电路灯照亮了数千名企业员工的回家路。
“路灯亮了,下班再也不用摸黑走
路了,证明政府是想着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小王说,路灯通电使用后,同事们和沿线居民都交口称赞。
“小路灯”便民利企,照亮的不仅是道路,更照亮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心路”。
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小事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群众要生产,农业要灌溉。小港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和影响该区现代农业发展,阻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改造经东、经西两座年久失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泵站,是小港百姓的多年心愿。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管理区党委、政府的推动下,2022年,下内荆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得到省发改委批复,改造经东、经西泵站囊括其中,困扰和制约小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即将得到解决。
产业为本
培育镇域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底色”。
洪湖是全国水产第一县市、中国名蟹第一市,水产业是洪湖的支柱产业。
小港有一个鲜明目标,即打造成为洪湖的“虾蟹”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标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
得益于境内池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水系发达,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小港管理区水产养殖面积达2.7万亩,虾蟹养殖面积2.6万亩,地处环洪湖20万亩虾蟹养殖片核心示范区。一直以来,小龙虾、河蟹是其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小龙虾)、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宏业食品公司),多个金字招牌落户小港管理区。
产业要发展,生态更要保护。
近年来,小港管理区立足水产资源,围绕虾蟹产业争资引项,重点实施了国土整治、小龙虾基地建设等项目,夯实产业基础设施。去年,该区争取投资1817万元,顺利实施洋圻湖万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治理项目,有效提升养殖尾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控制污染排放,保障项目区生产用水安全,每年池塘增收2000元,实现项目区域“水清、产稳、景美”。
今年,该区正在申报实施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储备项目,全面提升水产业生产能力,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水产养殖生态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水产发展新格局。
“决定党的事业和发展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小港管理区党委书记、主任(场长)陈雷说,今年以来,全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正风肃纪,努力打造成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
奋楫扬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小港管理区将鼓足“登高望远”的心气,发扬“敢为人先”的豪气,拿出“敢闯新路”的胆气,保持“快干实干”的锐气,真抓实干,勇于争先,为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