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 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好不热闹,这些年,走过了许多城市,见识到了不同的元旦盛况,但我还是更喜爱故乡的元旦。
每逢元旦,故乡的大街小巷总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道路两旁都会挂上红灯笼,这给冰冷单调的冬季增加了一丝光彩,尤其是到了晚上,漆黑的街道被一排排灯笼照亮,不仅让人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更会给人内心带来希望与坚毅。周围的小贩们也开始卖对联、福字、花灯、鞭炮、坚果、糖果……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顾客讨价还价的声,溢满了整条街,好不热闹。
小时候,每年元旦我们都会去奶奶家过,奶奶也总是会给我和弟弟包汤圆吃。首先,她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盆中,然后加入热水慢慢和匀,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直到和出来的面压上去能有一个浅浅的印记,而且面不会散开,软硬度就刚好合适了。接下来,就到了包的环节,这个可是个技术活,揪一小坨面团,在手心搓成个球,然后在中间轻轻压下去,压出一个小坑,把馅放进去之后,包起来又放在手心里搓,最后再在面粉中滚一圈,这样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我和弟弟也跟着学,可我们包出来的汤圆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要么就是力道不均匀,搓成了各种形状的,奶奶看着我们也不干涉,就
让我们自由发挥,而我和弟弟也会互相吐槽,两人会拿着沾满白面的手抹到对方的脸上,我们闹着笑着,奶奶也跟着笑,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绽开了一朵儿花儿。
晚上的时候,大人们下班回来了,我们一大家人便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加起来整整有18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那时候家里的圆桌并没有旋转的功能,要吃菜只能站起来或者走到菜旁边去夹,就这样碗在饭桌上递来递去,夹菜的比吃饭的还要忙碌。偶尔爸爸和叔叔们也会说我和弟弟闹出过的笑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而我和弟弟常常会因为下不来台生闷气,看到我们生闷气,大人们又会想办法哄我们笑,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吃饭的时间被拉得很长,菜凉了又会去热一热接着吃。晚饭结束后会带着我们去放礼花,看着一个个礼花在空中绽放,我们默默闭眼许下愿望,希望快点长大,多年后也同样看着礼花许愿想要回到小时候,长大容易,但是却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
如今,我独自一人在外省打拼,每次到节日的时候,都会想起小时候在故乡过节的情景,抬头看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竟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不禁泪水打湿了衣衫。
故乡的元旦啊,承载了我多少儿时的记忆和快乐,也承载了我浓浓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