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两会报道组)新年伊始,盛会有约;同心赢春,共创未来。伴随着全市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铿锵足音,备受全市人民瞩目的洪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洪湖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1月3日上午,政协洪湖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市委书记魏朝东,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继军,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彭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同民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政协党组书记何刚,市政协副主席陈峰、熊瑛、白振华、张春辉,市政协副主席候选人陈再雄,市政协秘书长刘世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领导王亚国、吕洪波、周国光、周智虎、马浩、罗宵、廖丽君;胡纯玉、张群安、杨志雄、董本福、杨君、余成、黄涛、罗国光、胡小菊;市人武部部长李林海、市人武部政委郭伟威;市法院院长郭鹏、市检察院检察长朱野;市老领导刘时耕、龙凤英、戴刚年、邹贤林等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到委员277名,实到委员261名,符合政协章程规定。上午9时,何刚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委书记魏朝东代表中共洪湖市委致辞。
魏朝东指出,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极不寻常的发展答卷。这一年,我们举旗定向诠释了绝对忠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党委党组会“第一议题”,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洪湖岸边大讲堂等学习制度,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学出信仰。锚定“建设示范区、打造样板市”定位目标,编制出台相关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推动省委六项重点工作在洪湖落地见效,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坚决执行者。这一年,我们稳中求进激活了发展动能。全市上下始终凝聚“三命共识”,接续打好“四大会战”,加快“打造三大百亿产业、建设三大百亿园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亿元、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2亿元、增长3%,全面完成年初目标任务。这一年,我们聚焦主业夯实了产业基础。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完成合同引资额66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38个。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幅居荆州前列。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3亿元,增长5.4%;工业入库税收完成9.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瞪羚企业7家。在全省重点工业县“赛马制”综合评价中居三类县市第一方阵。这一年,我们事争一流彰显了洪湖作为。洪湖成为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省级首批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入选第四批全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上榜全国“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县市。一批乡镇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强镇、示范镇。
在讲话中,魏朝东充分肯定了市政协一年来的工作。
魏朝东强调,必须坚定政治方向,把伟大旗帜举得更高。在对标看齐中筑牢忠诚,在理论武装中增进认同,在同频共振中狠抓落实,做到市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委的部署落实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必须紧扣中心大局,把发展重任扛得更牢。多建睿智之言,多尽发展之力,多行监督之举,聚焦“建设示范区、打造样板市”目标定位,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出谋划策,持续提升参政议政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为洪湖发展作推介,为项目建设想办法,为乡贤回归搭桥梁,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真正成为洪湖“工业强市”的“中流砥柱”。综合运用视察监督、调研监督、评议监督、提案监督、社情民意监督等形式,真正让民主监督的过程成为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民生实事办得更好。及时把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主张,精准地传递到社会各个阶层,更好地把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政协力量”;必须广泛凝聚人心,把团结力量聚得更强。凝聚最强向心力,搭建最牢连心桥,寻求最大公约数,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必须勇于锤炼自我,把政协队伍建得更优,全面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风采。
受政协洪湖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市政协副主席陈峰向大会作《政协洪湖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回顾了2023年的政协工作。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在把牢政治方向上保持定力;二是服务中心大局,在助推改革发展上献计出力;三是坚守为民初心,在服务基层治理上用情用力;四是坚持团结民主,在深化合作共事上凝心聚力;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在提升履职质效上持续发力。
《报告》从五个方面对2024年的政协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坚持红心向党,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坚持忠心履职,实干担当服务发展大局;三是坚持初心为民,丰富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四是坚持凝心聚力,汇集团结奋斗强大气场;五是坚持恒心强基,推动政协工作创新提质。
受政协洪湖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市政协副主席熊瑛向大会报告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
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119件,经审查立案65件,立案率为55%,其余提案作并案处理16件,转为社情民意21件,不予立案17件。截至目前,65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
1月4日上午,洪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魏朝东、林继军、彭伟、刘同民、何刚、陈祥、胡纯玉、张群安、杨志雄、董本福、杨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王亚国、吕洪波、周国光、周智虎、马浩、罗宵、廖丽君,市老领导刘时耕、龙凤英、戴刚年、邹贤林在主席台就座;市人武部部长李林海,市领导余成、万凯、黄涛、罗国光、胡小菊、陈峰、熊瑛、白振华、陈再雄、张春辉,市法院院长郭鹏、市检察院检察长朱野以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此次大会应到代表310人,实到代表298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上午9时,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同民宣布大会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继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从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一是坚定不移抓产业、重培育,发展基础越来越坚实。工业势头强劲。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3亿元、增长5.4%,完成工业税收9.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瞪羚企业”7家。农业稳产增效。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4.2万亩以上,总产量达67.9万吨、增长5.2%,创五年新高。水产品总产量达44.1万吨、增长4.5%,其中螃蟹产量7.9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小龙虾产量14.8万吨、位居全省第二。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6家,创历年新高。二是坚定不移抓项目、优环境,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劲。有效投资持续发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660亿元,项目招引数量、体量、质量全方位提升。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获评省级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增减税降费2.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9825户,新增“四上”企业112家,创历史新高。三是坚定不移抓统筹、提品质,发展格局越来越优化。城乡建设一体推进。高质量编制《洪湖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洪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比例达100%,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任务村全覆盖。四是坚定不移抓民生、保稳定,发展成果越来越普惠。基本保障坚实有力。全市各类民生支出47.1亿元、增长16.1%,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8件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稳居荆州前三。五是坚定不移抓落实、强担当,自身建设越来越扎实。加强对重要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节约政府投资1.7亿元。政府系统高效落实、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报告》提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力争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力争11%,进出口总额增长10%、力争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力争8.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 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报告》指出,围绕上述目标,市政府将坚决按照市委决策部署,持续夯实“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积蓄“强”的动能。全力以赴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推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加快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内外贸一体发展的良性经济循环;全力以赴推动要素集聚,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全力以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以赴推动改革创新,加快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全力以赴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确保以安全“底图”支撑发展“蓝图”;全力以赴推动民生福祉改善,加快提高人民幸福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