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畅通“首尾一公里”“快递进村”全覆盖

荆州惠农邮路织就民生“幸福网”

  □ 记者 刘思楫 通讯员 刘石山 宋嘉欣 邹华超

  输入手机尾号、货架上取货、扫码验证……一整套操作轻车熟路、如行云流水。如今,在我市大大小小的乡村,“家门口”取快递正日益成为一件“寻常事”。

  2023年,我市全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全面打通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21个县级邮件快件处理中心、426个乡镇综合寄递服务站、1476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的愿景全面实现,“快递进村”实现全覆盖。

  破解难题的“便民点”

  2023年12月21日上午11时,荆州区李埠镇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内,前来取快递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张翠兰熟练地在电脑前输入取件码,很快货架上两处不同位置有灯条亮起,发出蜂鸣声,提示有两个包裹。张翠兰依次取下包裹,放在出货仪上确认,顺利完成取件流程。

  “镇上为我们安装了溪鸟系统。有了这个系统,村民们可以自助取件,较以往方便了许多。”服务站负责人丁方军介绍,站里每天有六七百个快递,以前遇到取货高峰期,会弄得手忙脚乱。安装了溪鸟系统后,村民输入取件码自行取件,省去了工作人员在数百个包裹里翻找的时间。

  李埠镇下辖9个行政村,每个村或依托现有邮政快递服务店,或与商超门店合作,均设有村级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

  “我们通过与多家知名快递品牌合作,做到每个村至少有三家以上的快递品牌服务到村,较好地解决了快递‘止步乡镇’问题,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李埠镇邮政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邹华超说。

  如果把“快递进村”工程看作一个棋盘,那每一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既是一个“劫点”也是一个“节点”。它打破了困境,让首尾连活。同时,串珠成线,铺就了一条条“服务到家”的邮路。

  通达家门的“利民路”

  清晨,迎着冬日朝阳,松滋卸甲坪邮政支局投递员覃俊鹏驾驶邮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从2023年8月卸甲坪乡启动快递进村以来,他每天服务8个行政村、1个社区,快递包裹投送量在1000件左右。

  8个村、一个社区,换在其他地方,一个上午便可全部跑完。但对于覃俊鹏而言,却需要一整天时间,因为这是在有着“荆州屋脊”之称的卸甲坪。

  黄林桥村—彭家沟村—横过山村—乌溪沟村,这是一条极为偏远难行的邮路。四个村庄散落在大山中,全程山高路陡、蜿蜒崎岖,全长40多公里。仅此一路,便要耗费覃俊鹏一下午时间。

  每天上百公里的奔波尽管十分辛苦,但望着村民们殷切、欣慰的目光,覃俊鹏感到一切都值了。

  “以前村民们的快递都要到卸甲坪集镇上拿,还要出3至5元取件费。快递进村后,老百姓能在村网点收寄快递,方便又省钱。一些平时赶集才能背到集镇卖的农产品,像土豆、蜂蜜、腊肉、干菜,现在都可以通过乡村网点发往全国各地了。”

  暖阳下,一条条惠农邮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带来了致富的希望。氤氲的烟火气中,欣欣向荣的邮路延伸向远方……

  助力振兴的“惠民网”

  滴滴! 按下喇叭提示,店员出来卸货。张凡义跳下驾驶室,拉开车门,麻利地将车内的数百件快递包裹转往货仓。

  “今天物流园里到了1000余件包裹,一会儿还要去拉。”很快,货仓里包裹堆成一座小山,张凡义转身驾车离开,店员们则开始将包裹分拣至各村的货篮里。

  张凡义是石首高陵镇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每天上午,他要到石首市长兴物流园将快递拖回来,下午则要将这些快递分送到下面的11个村级服务点。每天送货量在1000件左右。

  与此同时,在石首市南口镇管家铺村快递服务站,吊脚楼农庄业主敖中平坐在站内麻利地装箱贴标。“这些是我们农庄刚做好的团子、糍粑、酱菜,等邮车来了全部带走,发往全国各地。”

  敖中平感慨地说,农庄离县城有十几里,以前快递公司都不肯上门揽收,她们只好自己送货到城区,费时费力。现在,村里有了快递服务站,每天在村里就能发货了。

  近年来,石首市着力构建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全面整合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资源,通过采取“快快合作”“商超合作”运营模式,“客车+快递物流”“货运专车+快递物流”运输方式,开通了5条客货邮专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物流快递服务。

  消费品跑步进村、农产品新鲜进城。通畅便捷的物流网络正在改变农村群众的生活。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通城乡经济微循环,通过“快递进村”,不仅激发了农民“买买买”需求,更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从县到乡、从乡到村,每一条农村邮路就像乡村物流的毛细血管,承载着村民的幸福和便利,织就了一张惠农“幸福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