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0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汇聚7所高校,推动产城校一体化发展——

江汉平原崛起一座“大学城”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俯瞰荆州大学城内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新校区。(张梦瑶 摄)

  荆州古城西南部,荆江大道以北,一座占地24.8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正悄然崛起。

  这里是建设中的荆州大学城,规划面积相当于5.5个荆州古城,总投资258亿元,致力于引领城市复兴、激发区域经济,打造产学研融合标杆。经过一年多紧张建设,其中5.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初露芳容。

  按照“三年强基,五年成势,十年焕变”的总体构想,荆州大学城将逐步打造“长江中游高教新支点、区域中心科创动力源”,成为荆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的引擎。

  “科创智慧谷”拔节生长

  2023年12月22日,荆州大学城五彩缤纷的中央公园内游人如织,智慧互动广场、AI智慧跑道、智慧喷泉等景点欢声笑语不断。

  中央公园是我省首个智慧公园,共有16个智慧子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景观+科技”的公园城市门户形象。自去年1月建成投用以来,中央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中央公园项目位于大学城科创园片区,四周塔吊林立,文化创意中心、数字产业创新中心、科创大厦、学术交流中心等7个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

  走进公园东侧文化创意中心一期项目城市展厅,各种声、光、电展示产品及互动体验项目令人眼花缭乱。展厅外形如同一本厚重的“竹简”,诉说着荆州悠久的历史和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展厅背后是文化创意中心二期项目文创大厦,外形酷似“水立方”,主体结构去年10月31日已经封顶。据荆州城发教育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松林介绍,“水立方”项目预计今年7月底可交付使用。届时,“水立方”与“竹简”将成为集展览、创新创业基地、文化创业孵化、企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在公园西侧,数字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其中一期“城市大脑”为一栋三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置有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运中心指挥大厅等办公区域,旨在推动荆州城市治理“智慧化”,目前已陆续投入使用;总高18层的二期数字创意中心已经建至16层,预计今年3月可完成主体封顶。二期项目将以发展数字产业、数字经济为主,通过引进相关产业发展软件开发、通信运营等业态。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荆州市数字处理能力,为荆州市数字产业创新提供专业平台。

  从数字创意中心工地向北,备受瞩目的大学城科创大厦项目工地,挖掘机发出阵阵轰鸣,渣土车往来穿梭。该项目总投资8.5亿元,设计为一栋120米和100米高的“双子塔”,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正在开挖地下室并浇筑底板,预计今年4月底进入地面施工,2026年3月完工。

  “科创大厦包含商业、金融服务、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商贸经济、新媒体、新经济等功能。”荆州城发教育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涛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荆州大学城招大引强,发展总部经济,助力荆州提升城市和产业能级的强力引擎。

  穿行大学城科创园项目建设工地,处处都是拼抢工期的火热场面。据统计,自2022年4月开工以来,科创园项目总体建设进度已经过半,一座集“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商务办公、对外交流、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科创智慧谷正在快速崛起,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考察。

  “目前已累计接待企事业单位308组,其中31组明确表达入驻意向,涉及校企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多种业态。”荆州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前期收集到的意向,科创园将进一步做好相关对接服务工作。

  “城市大脑”让城市更聪明

  2023年12月19日中午,荆州市“城市大脑”二楼,入驻3个多月的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一片忙碌,10多位坐席人员密切关注大屏幕数据变化。

  “老南门外护城河边的人行道上,有商贩车辆占道经营。”12点19分,AI机器人发来一条画面信息,坐席人员点开后发现情况属实,迅速作出派单处置。

  “这些信息都是AI系统通过摄像头自动抓拍的,24小时实时监测。”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主任闵涛介绍,

  智慧城管平台与“城市大脑”运行管理中心数据对接后,接受“一网统管”案件的派遣和紧急事件一键联动应急指挥,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实现道路清扫、城管执法、垃圾转运、公厕清洁等监管工作,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精细化、智慧化。

  对接“城市大脑”后,荆州智慧城管平台明显感觉“吃不饱”了。去年10月起,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与荆州区、沙市区智慧城管信息中心坐席人员合署办公,形成市级平台监督管总、区级平台属地落实、街办社区处置实施以及市直部门协同办理的城市运行管理闭环。

  去年以来,荆州智慧城管信息平台各类城市管理信息12.3万件,处置11.9万件,结案率97.24%,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眼下,“数字荆州”智慧城管二期项目正加速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投入使用。该项目通过整合汇聚市政、园林、执法、环卫、停车等行业数据资源,助力荆州智慧城管实现“1+1+1+N”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即一中心、一平台、一张图、N个应用。

  然而,对于强大的“城市大脑”而言,智慧城管只是小试牛刀而已。

  走进三楼指挥中心,一块高5米、长度超过20米的显示屏十分醒目。据介绍,该显示屏上可汇集公安、交通、应急等各部门数据,一旦有应急事件发生,指挥中心可通过集中处理分析并下派到各执行部门,实现高效协同处置。

  “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整个城市的智慧大脑。建成后城市治理事项发现率将增加30%,事项处置率将达到90%。”荆州城发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小宇说。

  随着相关部门陆续进驻,荆州“城市大脑”将不断开发多个运用场景,荆州城市治理将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高效”。(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