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荆州市位列进步最明显地级市前五位。
近年来,荆州举全市之力打好“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推出“‘十问十帮’助企纾困”“局长走流程坐窗口”“十优十差科室评议”“红黄牌管理”等“硬措施”,2022年度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从第14名跃升至第7名,成为全省进位最快市州;2023年蝉联“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荣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软实力”提升带来发展“加速度”。荆州接连招引20多个百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十问十帮”助企纾困
千名党政干部争当“店小二”
1月4日,荆州经开区湖北石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内,一个个石英筒经过切割、打磨等工序,被制作成精致的石英环。
湖北石创是一家生产石英制品的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光纤、光伏等领域。走进公司展厅,各种规格的石英产品琳琅满目。
“这些都是高纯度石英制造,是半导体生产设备的耗材,远销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行政总监杨珊介绍,去年销售收入达到3.6亿元,预计今年可达7亿元,3年内有望突破15亿元。
“公司快速发展,与荆州市、经开区两级党政干部热心帮扶密不可分。”在杨珊看来,荆州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以来,干部走访企业更频繁、服务也更高效了。
据介绍,湖北石创所在地块,曾有6家或大或小的低效、破产企业。荆州经开区通过定向招商、集并开发等方式,妥善化解了遗留问题,将土地打包供给湖北石创,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2022年9月,湖北石创计划压茬推进二期项目,看中相邻的原大明灯业的60多亩闲置地块。然而,该地块已被荆州本地一家企业拍下。经过相关部门协调,湖北石创成功将该地块“收入囊中”。
从落地到投产,荆州市、经开区对湖北石创倍加呵护,经信、统计、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多次上门辅导、解决难题。
2022年底,湖北石创一期顺利投产,仅一个季度便入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随即又入选省级第三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两化”融合企业。
前不久,湖北石创新到账了300万元技改奖励资金。原来,荆州市经信局得知该公司扩产计划后,积极对接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杨珊说,现在一位工人能管理6台至8台设备,效率比过去提高一倍。
荆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十问十帮”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让干部“问什么”“帮什么”更有章法和标准,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刚进规的小企业,都能得到帮扶服务,实现了“反映诉求不愁渠道、解决问题不愁时限、遇到困难不愁支持”。
【链接】2022年以来,荆州市在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启动“十问十帮”温暖行动,围绕企业资金周转、技改扩规、订单销售、员工招录、周边环境、产业配套、人才培养、政务服务等10个方面开展全方位跟踪服务,安排市县乡三级党政干部1414名,对全市规上工业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建立了企业问题诉求实时收集、研判转办、分级处置、整改销号、跟踪回访等闭环管理制度。2023年,全市共收集问题1196条,已解决问题1114条,化解率93.1%。
“局长走流程坐窗口”解民忧
服务窗口变成调查研究现场
“现场办公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更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
去年5月以来,荆州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推动“局长走流程、坐窗口”活动,把优化流程作为课题,把服务窗口作为调查研究现场,问需于民、求解于己。
去年5月,荆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徐莉“走流程、坐窗口”,发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需要10多个环节、20个工作日,认为还有优化空间。她经过调查研究商议决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只要身份证加承诺书即可,20分钟办完。徐莉说,审批要以促进发展为目的,要先让群众把门店开起来,后续如果在经营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整改。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