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监利市积极探索“3+1”劳动争议调解模式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本报讯(通讯员李群 吴静)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是一种柔性绿色化解和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方式,对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监利市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化解劳动争议方式方法,形成以“人社+总工会”“仲裁+总工会+法院”“审理与调解相结合”为基础,“主动上门服务”为兜底的“3+1”劳动争议调解模式。

  “人社+总工会”齐心协力抓调解。监利市人社局与监利市总工会制定《监利市“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成立了监利市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劳动仲裁案件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维权的第一站,为方便当事人维权,该工作室设立在监利市人社局,由双方抽调工作人员组建调解队伍,截至目前,裁调对接工作室共有专职调解员2人,兼职调解员3人,全力保障裁调对接业务工作全面推进。2023年7月,监利市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获评荆州市“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金牌工作室。

  “仲裁+总工会+法院”三方联动止争议。为进一步构建劳动争议案件多元参与化解机制,实现劳动纠纷一站式化解,监利市劳动人事仲裁院、监利市总工会、监利市人民法院三方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成立了监利市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诉调对接工作室主要调解经过裁调对接工作室调解与仲裁审理无法达成调解后进入法院的案件,该工作室设在监利市人民法院,调解员工作队伍由退休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社会群体组成,现有调解员6名,由监利市总工会牵头组织调解员培训,聘任上岗。2023年8月,监利市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获评湖北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审理与调解相结合以审促调。监利市始终凝心聚力调解,公平公正审理,将审理与调解有机结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贯彻调解理念,通过庭审调查让双方当事人全面知悉各自存在的不足,为调解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仲裁员根据庭审进度,把握时机,最大程度上促成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达成调解。

  主动上门服务化解劳动纠纷显成效。监利市劳动人事仲裁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持调解优先的原则,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仲裁员、调解员走进工业园活动,重点面向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规模以上企业。仲裁员、调解员从相关企业详细了解案件有关情况,认真宣讲劳动政策法规,努力协调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纠纷。

  2023年,监利市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处理劳动争议案件68件,调解成功57件,调解成功率83.82%,涉及金额132万元;监利市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案件61件,调解成功46件,调解成功率75.41%,涉及金额250万元;庭审中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4件,涉及金额50万元;仲裁员、调解员主动上门向企业宣讲政策法规15次,促成涉案企业与劳动者达成调解12件,涉及金额13万元。监利市“3+1”调解模式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满意度,为实现监利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