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发
黄鹤飞天,大江向东,坐龟蛇、锁江汉、览三镇、眺八方,此乃武汉黄鹤楼也。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兴盛于唐宋明清。初为军事瞭望台,秣马厉兵;后成雄伟黄鹤楼,雄踞江边。昔日夏口,今日武昌,历史变迁,尽收眼中。武昌首义,惊天动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北伐铁军,挥师向前,饮马长江,会师武昌。五四洪水,岂奈武汉,九八抗洪,谱写新章。风云大事,见证历史。
黄鹤楼乃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文人墨客游览于此。多少千古名篇,当属崔颢《黄鹤楼》为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李白登黄鹤楼,为之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奈另写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黄鹤楼上有诗却无赋。江南名楼之岳阳楼,有宋代名相范仲淹题写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的雄伟气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为世人所惊叹。江南名楼之滕王阁,有唐初三杰之一的王勃当场挥毫所作的《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气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为文人所折服。
江南三大名楼唯缺黄鹤楼赋,80年代黄鹤楼重建,余求学武汉时,曾随友同游黄鹤楼,不敢有此奢望,今已年逾古稀,尚未见大人物作此类雄文,故突发奇想,欲学写《黄鹤楼赋》,起抛砖引玉之用。秉承:不唯圣贤,敢为人先,不计得失,尽责尽心之理念,借重黄鹤楼,书写人生之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