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从一个窗口,感受经开区的温度与速度

——荆州经开区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纪实

  □ 记者 王大玲 通讯员 秦天

  政务服务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2023年,荆州经开区以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强化“用户思维”,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紧盯问题改,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助力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翻开2023年经开区政务服务工作“成绩单”,亮点满满,呈“多点开花”之势。

  奔着问题求创新——变“远处办”为“家门口办”

  数月前,西湖街道居民张先生想要开一家早餐店。正当他准备抽时间去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咨询申办事宜时,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给了他一个惊喜。

  “不出街道就可以办理这些业务!我之前白担心了。”张先生开心地说。

  张先生此前的“担心事”是不少群众遭遇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因发展需要,经开区“城乡混居型社区”日益增多,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受地域、户籍等限制较为明显,需要多处跑、远处办。

  2023年1月,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到基层调研时,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的这一急难愁盼问题,当即表示:“改革就是要奔着问题去,要围绕企业群众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去改。”

  破理念之冰,除思想之禁。经开区相关业务部门立即行动,围绕“如何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展开“头脑风暴”。

  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无差别”连锁店改革思路呼之欲出——推行“区域无差别、对象无差别、服务无差别”服务,送服务“上门”。

  思路既定,方向既明。2月底,经开区“无差别”连锁店改革方案出炉;3月上旬,区镇村三级首批76个“无差别”事项清单形成;3月28日,第一例“无差别”业务成功办理。

  该服务推行8个多月来,累计办结业务3000余件。

  一次改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大事小事;一次改革,是经开区从“政府管理视觉”转变为“群众体验视觉”、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是否顺畅的自我革命。

  经开区乘势而上,围绕便民服务如何更高效持续探索,组织市场监管等进驻部门与政务服务中心签订授权委托书,选择熟悉一线审批业务的专业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官”坐席窗口,并授予其相应审批权限,确保进驻事项在综合窗口一次办理;

  将“网上办”与“就近办”有机结合,上线“政务服务地图”,将全区41个便民服务场所地点录入,企业群众可事先规划办事范围、出行方式,更好“把握”办事时间。

  迎着问题“啃骨头”——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

  1月16日上午9时许,某企业相关负责人李先生来到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法人服务区,为公司新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初步审核资料受理后,迅速将资料移交至审批科,仅用1小时便为李先生办完了业务,当日下午李先生便领取了相关证件。而在一年前,李先生来到大厅为一期项目办理相关证件时,跑了2个部门,耗时3天。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