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高基庙镇:

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 记者 张红芳 特约记者 李倩 通讯员 曾添

  行走在高基庙镇的乡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平坦,特色墙绘相映成趣,百姓生活便捷舒适……一处一景,一村一品。高基庙镇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全域拆建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行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贯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过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人居环境变好了,村里的产业兴旺了,乡村的生活也不比城市差。”在高基庙镇的乡村院落,总能听到村民们相似的话语。过去乱搭乱建、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

  在高基庙镇马家垸村,一个个葡萄大棚连片成块,每年葡萄上市的时候,各地商家络绎不绝来到这里采购“阳光玫瑰”葡萄。村里各类设施和交通环境的提升,让葡萄销售更加方便。拆建行动中,马家垸村迁改变压器2座、迁移电杆50根、新修泵站2座、桥梁新建3座、拓宽道路2.7公里、清拆建构物30处,并建成了葡萄广场、葡萄展览馆、葡萄走廊、葡萄技术学堂等产业发展配套设施。

  “这是全域拆建,共同缔造出来的新面貌。”以前的乱搭乱建到现在的环境整洁、交通方便、产业兴旺,马家垸村发生了美丽“蜕变”,村里的干部群众倍感自豪。

  马家垸村率先拆建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高基庙镇委镇政府总结经验,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拆建的办法,实行拆建同步、以拆促建、以建助拆。怎么建? 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围绕村组历史底蕴、产业结构、群众意愿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

  被称之为“将军村”的桥堰堤村,一直以来红色印迹较多,底蕴深厚。该村共同缔造长桌会上,镇村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决定拆建桥堰堤军旅小镇。用旧村部改建红色军旅文化馆,新建党建乡村公园、红军步道等,项目实施中群众参与度高、成果受益面广,今年已接待游客近万人。

  百子庵村是石首鸭蛙稻发源地,是华中农业大学院士专家工作基地。拆建鸭蛙稻小镇,该村通过对国道234和村内主干道和红公路沿线进行清拆,实施公路维护整修、两旁绿植护绿整形,既扮靓了农家、美化了田园,又提升了鸭蛙稻基地的整体环境。

  高基庙村是湘鄂交界处的重点口子村,地理位置特殊,人员流动复杂、纠纷矛盾突出、交通事故频发。高基庙镇牵头组织湘鄂两省三镇五村开展全域拆建,打造湘鄂“五一广场”,创新实施共同缔造“四民”工作法,现在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群众出行也更加安全,有力提升了省际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据了解,自2022年开展全域拆建以来,高基庙镇共拆除破旧房屋、违建房屋、雨棚等35万多平方米,整治道路沿线近105公里,其中规整杆线1000余根、强电迁改台区70个、管网铺设近50公里。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域拆建,军旅小镇、葡萄小镇、书香漫谷小镇、城壕岗古街、预制菜商街、鱼米港湾等特色村落正逐步建成,和美乡村的画卷在高基庙镇全域正徐徐展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