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增信赋能减负 支小助微兴农

荆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排名全省第三

  本报讯(记者谭馨 通讯员龚建雄潘敏)日前,记者从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获悉,2023年,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业务9359笔,在保余额71.6亿元,全省市州排名第三。

  2023年,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积极组织辖内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分险增信作用,疏通信贷渠道,打通融资关节,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健全融担体系,推动协同联动。我市不断完善“四补机制”,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资金池,市县两级共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四补”资金1.68亿元。

  持续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全市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降低担保费,并纳入绩效考核,截至去年底,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降至0.33%,为企业减免担保费3226.82万元。

  聚焦产品创新,做大融资规模。全市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支小支农支新融资担保规模排名全省第三,科技融资担保规模排名全省第二。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定服务实体经济、支小助微的立业之本,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创新创业市场主体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担保服务,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