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2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艺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追寻烈士的足迹

  □李良锷

  2020年夏,我第一次来到傅家湾。

  为了追寻烈士足迹,我特地到熊传藻同志的故居——傅湾村,釆访了熊传藻烈士的长孙熊友典同志。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他祖父的许多革命事迹。

  1926年1月,受董必武及中共湖北省委的委派,他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沔南重镇新堤。(注: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他根扎于工人群众中,宣传组织群众,主编了《沔光周刊》,撰写了《光明之路》等文章。他还举办了工人运动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工人先进分子。他介绍、发展了陈秀山、胡兴坤、向华松等优秀分子加入共产党,把新堤工人运动搞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各地土豪劣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积极分子被捕杀害,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党的“八七会议”以后,中共湖北省委派肖仁鹄来沔阳地区,在新堤成立了中南部特委,领导和发动鄂中地区的秋收暴动。这年9月10日,戴家场暴动,打响了鄂中秋收暴动笫一枪。与此同时,熊传藻亲自领导了螺山暴动、傅湾猎民暴动和周湾渔民暴动。

  10月,鄂中特委召开扩大会议,成立工农革命军笫四军,熊传藻任笫二师师长。

  1928年6月,国民党笫十八军纠集地方团防、常练队在监利、沔阳大举“清乡”。为了反“清乡”,时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的熊传藻,将监利境内的游击武装集中起来,成立监利县游击大队,不断袭击敌人。

  1928年年底,敌人为了扑灭监沔地区的革命烈火,大肆“围剿”游击队。在一次转移途中,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包围了游击队住地。熊传藻为了掩护县委及时突围,他腿部中弹负伤,不幸被俘。

  1929年1月9日,熊传藻同志被押到尺八口老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解放后,为了纪念熊传藻,洪湖县人民政府特地在滨湖街道傅湾村树立“熊传藻烈士纪念碑”供人们凭吊、瞻仰。

  采访完毕,我在熊友典同志的带领下,来到傅湾小学附近“熊传藻烈士纪念碑”前,深情地向烈士鞠躬致敬。接着,他又带着我来到新洪路旁的“千佛庵”。庵内有一间已坍塌的房间,据他介绍,这便是熊传藻同志当年的办公室兼住房。

  就在这座庙里,熊传藻同志组织并指挥了傅湾猎户暴动。庵对街河边,是傳湾村民集资修建的一座砖砌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两侧刻有黄新廷将军和杨秀山将军的题词。

  我回到家,便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洪湖的儿子——熊传藻》文章的创作,表达了我对烈士崇敬的心情。这篇文章已收进我创作的《新堤往事拾遗》书中。

  2024年元月13日,应我的好友,洪湖渔鼓的传承人熊前茂同志之邀,我再次来到了傅家湾。

  一大早,我便乘坐8路车,直接来到傳湾村的“千佛庵”。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只见原先残破不堪的“千佛庵”的山门墙壁已粉刷一新。庵门两边刻有一幅对联,上联:千家修缮革命遗址让后代敬仰。下联:佛门耸立纪念碑赞先烈英豪。横批:千载流传。在庵门的右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底黑字的牌匾,上书:“洪湖市文物保护单位:傅湾苏维埃特乡政府遗址”

  走出千佛庵,只见街对面,傍依通湖河重修的纪念碑,高大雄伟,十分气派。碑的正面,用正楷书写的“苏维埃傅湾特乡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文。碑的两侧刻着两位将军亲笔题词。右边是黄新廷将军的题词:生在洪湖渔猎家,志如鸿鹄飞天涯;君为人民解桎梏,满腔热血疆场洒。碑左侧是杨秀山将军的题词:功烈永垂民族史;英名长存后人心。碑座正面刻有:首次来傅湾特乡领导洪湖革命起义的首长名单:熊传藻,陈秀山,邓赤忠,胡宾川,胡兴坤,钟德辉,谭芬。下排还刻有“在傳湾特乡组织猎民暴动起义牺牲的先烈名单”。名单中排在前面的是熊传藻,熊光明父子俩。最下排刻有“解放后,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英烈名单。”

  碑座的左侧刻有“序言”。在结尾写着: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为了纪念牺牲的先烈,教育后代,特立此碑。牢记先烈凌云志,光辉照亮人民心。英雄事迹传千古,流芳百世重佛门。落款是:洪湖市滨湖街道傅湾村2023年11月重建。

  碑座右侧刻有“献词”:

  革命先烈主义真,抛头洒血献躯身。生为人民求解放,功高日月万古存。父老不忘鱼水情,竖碑立卷念亲人。千言万语难表尽,永远活在人民心。

  淳朴的语言表达了傅湾人对英烈无限敬仰之情。

  纪念碑四周由白色石栏围着,更增添了纪念园的气派。

  接着,我们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村委会旁的“熊传藻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了熊传藻烈士的英勇事迹,书信等珍贵的遗物。傅湾人将烈士的故乡打造成了洪湖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再次寻访傅湾村,感受颇多。

  熊传藻和革命先辈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它催开了革命人民心头的火花,激励着洪湖岸边的儿女们为振兴洪湖,更加努力奋进,作出更多的贡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