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科技赋能快递运营更高效
每年11月,快递揽投业务进入旺季。2023年11月1日至11月6日,在短短6天时间里,全市累计揽投快递包裹超1000万件,再创历史新高。
6天1000万件快递的背后,是高效的物流运输,是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快递网络。
走进荆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小件自动化分拣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自动化的运输履带,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在履带上被自动分拣到不同区域,偌大的车间只有2名工作人员在维护管理。
“以前我们需要10多名员工进行人工分拣,1小时可分拣1800件货。现在每小时可分拣2200件货。”现场管理人员介绍,自动化分拣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错发率。“由智能化系统进行分拣,正确率可以达到99.8%。”
2023年以来,随着我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科技赋能行业提质增效日益显著。使用可循环的中转袋、包装箱,对大量使用的胶带进行“瘦身”,对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快递业在智能化、绿色化、可循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荆州市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全市快递行业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达到10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100%,循环中转袋(箱)使用率达到100%。
进村进厂产业协同更融合
夜幕降临,荆州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童装羽绒服仓库内灯火通明,一箱箱包装整齐的羽绒服络绎不绝地装上快递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公司副总经理贺克胜介绍,“我们每月生产40万件货物,由几家快递公司联手揽下。每天下午,快递公司上门取货,当天货当天全部收完。”
红叶公司是我市进一步健全快递支撑体系,加快推进“进村进厂”工程的一个缩影。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优势充分发挥,全市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市共建成21个县级邮件快件处理中心、424个乡镇综合寄递服务站、1441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实现了“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全年快递服务农业业务量达6458.7万件,支撑农业产值近52亿元。
与此同时,全市积极落实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5312”工程,引导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有效对接制造各环节的快递物流需求,巩固快递业在婴童纺织、日化洗护、造纸、食品深加工、预制菜等行业的服务成效,提高生产制造和寄递物流一体化水平。培育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库典型项目83个,支持沙市区创建全省唯一的全国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区,进一步促进全市制造业优化升级。2023年,全市快递服务制造业业务量达1.29亿件,累计支撑制造业网上销售产值近95亿元,形成了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便民利民服务民生更全面
“邮政网点可以代办电动自行车上牌业务了。”为进一步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2023年12月4日,荆州邮政在全省率先开展警邮、税邮、政邮合作,实现邮政网点一站式代办电动自行车号牌服务、机动车补证换证、机动车线上抵解押、驾驶证社区体检等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便民服务。
2023年12月5日,荆州顺丰首批直发航空快件通过沙市机场发往厦门市,仅耗时15小时就完成快件揽收、运输、投递至签收全过程,标志着荆州快递实现在家门口通过飞机发往全国各地。截至目前,荆州沙市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的航线,均可与顺丰等快递企业开展“快递上飞机”业务,快件寄递时效得到质的提升。
“小区里安装了这个智能快件箱,取件更方便了。”2023年,万达嘉华酒店、吾悦广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方特家园等地新增32组智能快件箱,市民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
小快递、大民生。在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过程中,荆州市邮政管理局持续深化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持续推动建成普惠城乡的邮政快递基础网络,用心用情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