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飞
在斑竹垱镇伍家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配套水利设施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伍家场村共有农田11320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年内共平整土地7800亩。与此同时,该村以“三块田”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小田并大田”工作。“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实施‘小田并大田’,使4211块土地合并成198块,并扎实开展各类居间服务,2023年村集体经济过50万元,2024年定位目标80万元,争取迈向百万元大关。”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兴付充满信心地说
作为全省强县工程示范县,公安县正以改革强县为助力,全面推广“三块田”改革,力争土地规范规模流转覆盖面达到100%。“在粮食安全、生态经济、改革共富‘三大示范区’全面推广‘三块田’改革”是今年县两会提出的改革强县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块田”指的是农户继续耕种承包的“自种田”,劳动力已转移、已对接市场主体的“流转田”,农民意愿明确、权属关系清晰的“待转田”三种类型农田。目前,“三块田”改革已在公安县全面铺开,1014个村民小组、超8万农户参与托调并转,土地流转率从57%提升至62%,新引进2个万亩以上、210个千亩以上市场主体进驻。
斑竹垱镇副镇长林陈介绍,“2024年,我镇将紧紧围绕‘改革共富示范区’创建目标定位,坚持村级主体、因村制宜、片区联动的原则,通过先进村带动,
整片协同共进;坚定不移推进‘三块田’改革,力争全镇土地规范规模流转覆盖面达到100%;规范引进市场主体,扎实开展各类居间服务,力争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50万元,其中过百万元村达5个,50-100万元村达15个。”
土地规范规模流转,离不开“三资智慧平台”支撑。2022年,公安县部署构建农村三资智慧服务系统,准确核定资产资源权属,精准核定耕地面积、宅基地、集体资源资产,盘清家底,锁定人、地、物。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全县土地流转、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和村级报账实现了线上监管,共规范集体发包经营合同1.3万份、总额2.8亿元,完成新增土地交易面积1.2万亩,成交总额近4000万元,溢价率达22%。
2023年,公安县以居间服务改革为切口,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全县收入过百万元村数量实现倍增、达到26个,过50万元村同比增长78%、达到74个,897个村级居间服务组织联农带农,派遣劳务用工达7万人次,超3万农户的资产成为生产资源,全县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同比可缩小3个百分点以上。
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副主任丁安平介绍,“2024年,我县还将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契机,推广统一供种、育秧、农资采购、机耕机插、机收机防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支持以镇为主体、村为单元成立农机合作联社,增强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力争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安县将探索组建产业合作联社,管好用好集体资产,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交易联结、互助联结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在绘就和美乡村共富画卷过程中争当改革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