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2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援友“诗词”度元宵

  □ 黄金铎

  援疆支教那几年的元宵节,我都是在新疆度过。在故乡时,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放烟花、逛灯会……人流如织,普天同庆。与故乡不同,援友们“诗词”度元宵,则别有一番妙趣。

  元宵夜,援友们围坐桌旁,天涯“元宵节”就闪亮开幕了。

  “辞妻别子赴新疆,大爱融心支教忙。千里相逢一杯酒,斗室倾谈满屋香。壮怀激烈评时事,仰天长啸为文章。培育桃李担重任,荣膺使命筑辉煌。”55岁的老张,他以《边疆元宵夜抒怀》致开幕词,抒发了援友的人生五味。这里,既有别离亲情的苦楚,又有壮怀激烈的人生豪情;既有感恩援疆战略的大局意识,又有珍惜天涯游子的缘分与情谊,还有对援友的激励。大家纷纷举杯为老张的文辞与情怀点赞。

  “陆一程,空一程,身向边疆那畔行,夜灯千家明。走一程,送一程,初心强行别柔情,可怜白发生。”援友老关的这首《长相思·元夕赴疆》却是生活真实写照。全词紧扣元夕赴疆来表现爱情,家国情;既气势磅礴,又诗情画意。上阕描绘了赴边的千辛万苦及边疆在党和国家支持下灯火辉煌、一派祥和安宁的壮丽景观,下阕以抒情的笔触,将个人爱情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起来,可谓独具匠心、余韵悠长,让人眼前一亮、感同身受。

  援友小青是今年刚刚到边疆的年轻老师,她为大家朗诵她写的《采桑子·元宵》:“千秋佳节终盼到,岁岁元宵。今又元宵,边疆节味空寂寥。一年一度春意闹,老也欢笑。少也欢笑,强国梦中说忠孝。”读完,已经泪眼婆娑,梨花带雨。“边疆节味空寂寥”形象地描绘了边地的元宵节没有内地场面热闹的情形。“一年一度春意闹,老也欢笑,少也欢笑”,对比写出了内地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小孩子们也在街道上欢闹着,是对故乡之思。“强国梦中说忠孝”,却写出了援疆老师的大局情怀,为了国家大局,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只有牺牲小我与小家,在为国“尽忠”与为父母“尽孝”中作出了正确选择。

  援友老黄是个老援疆教师了,他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丑奴儿·援疆》:“东归回疆未停息。马不停蹄,马不停蹄,青春奋斗惟驰疾。小康路上征程急。只争朝夕,只争朝夕,而今勇攀新高地。”这首词格调高昂,一下子将援友们的酸楚心情带回到了“援疆大业”上来。援友们炽烈的激情再次被点燃起来,纷纷举杯为人生梦想点赞,为“强国梦”点赞,为“祖国腾飞”点赞。

  时间随着酒香与情怀慢慢过去,天山的明月已经来到中天。援友们带着情怀的文字,相互激励着援疆的脚步铿锵前行;无论是否能够在光阴的长河中致远而弥香,但都是“文化润疆”的一部分。哪怕时光暗换,不管身在何方,元宵这个传统佳节,总能唤起中华儿女深藏在文化基因里最温暖的乡土记忆、最深沉的民族情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