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0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年味最忆儿时浓

  □ 常振华

  玉兔奔月传捷报,金龙闹春赐吉祥。年味是有声的,我在寻找……

  年味是爆米花似的甜。黑衣驼背老汉坐在竹椅上一手不紧不慢拉扯着风箱,一手慢慢摇着架在火炉上的葫芦般的乌黑铁罐,眼神盯着压力表,嘴里默默念着什么,接近压力峰值了,稍稍起身,掏空心管,套上卡口,以脚用力使劲一踩,嘭的一声巨响,盖子是盖子,肚子是肚子,肚子里的一粒粒白白的爆米花将地上扁扁长长的布袋秒撑成了圆圆的大胖子,抓一把塞进嘴里,又香又甜,炸的少,有一两脸盆;炸的多,有一大编织袋。我内心盈盈巴望着老汉能天天来,我们便能天天追随他的脚步,听那悦耳的轰炸声,看那骤然升腾的烟雾,我们家附近的该炸的炸完了,老人便转移阵地到别的村庄,我们也默默无言跟随,不捣乱不起哄,这时老人会抓一把布袋里所剩无几的爆米花塞到我们手心里,奖励我们这些少年。偶尔,总有胆大的少年极想去拉一拉,摇一摇,踩一踩,抖一抖,老人总是面带微笑及时制止我们的莽撞。

  没有鞭炮的年味不算热闹,静悄悄地。只要鞭炮一响,我们便约好似的从自家蹿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炸点,等不及炮仗炸尽,去抓去抢,顾不上嗤嗤的冒烟塞进裤袋,噗的一声哑响,裤子炸开了一个洞。捡到几个未炸的炮仗如获至宝,引火芯扭成一股,橡皮筋一绑,俨然一个手榴弹,盖上一个破铁碗,划根火柴燃炷香,抖抖瑟瑟引燃导火线,嗤嗤嗤,轰的一声闷响,铁腕飞上了天,半空中打个旋,直直坠下,只要不砸到人,我们开心得好像打了胜仗。

  年味是有色的。东走走西瞧瞧,哪家哪户大门上不是贴着一副副红彤彤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绝大多数乃乡贤文人学士挥毫泼墨。茅草房,泥土房,砖瓦房,家家户户洋溢着节日的氛围。少年们没了上学的束缚,懒懒散散地卧在床上,一个个被父母唤了起来,换新衣,穿新鞋,花花绿绿,五颜十色,见了面,比一比,划一划,看谁穿戴整齐又漂亮。门口随便支两个三角架,竹竿一横,便是腊鱼腊肉的练兵场,经冬日暖阳持续暴晒,一条条一只只淌着油,黄涔涔的,恨不得煨了火锅褒了莲藕汤。设若赶上一场大雪,年味更浓了。踏着没踝的积雪,脚底吱吱响,迎了照面,双手抱拳打个拱,相互说句“新年吉祥,恭喜发财”,双方有礼有节有声有色,一路逶迤,场景蔚为壮观。

  年味是有形的。炸腊锅,熬麦芽糖,制糙米糖,打糍粑,做豆腐,宰鸡鸭,杀年猪,干池塘,挖莲藕,捉年鱼,赶农贸集市,逛百货商店,大人们忙得有多么热火朝天,少年们乐得就有多么心花怒放。年味的形,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三十的团圆饭生怕落在邻里后,早早起床早早投入,一家老小齐上阵,少年们包揽了贴春联放鞭炮,蹲在灶头添柴火,妈妈们将各色佳肴端上了桌,父亲们洗脸烧香燃烛敬祖宗,合上自家大门,恭请爷爷奶奶入席上坐,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家宴就正式开始。调皮少年故意留着肚皮儿敲开叔叔婶婶的大门,又是一顿饕餮盛宴,吃饱喝足另赚个压岁钱,好不快哉! 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父辈们率领一众男丁,提鞭炮香烛袱包冥散钱,浩浩荡荡赶往列祖列宗墓地一一祭奠,告慰先祖,祈求庇佑。后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本家爷爷奶奶伯伯叔叔,作家打拱,相互拜年问好,少年们往往能获得份额不等的压岁红包,个个高兴极了。年前进门的新媳妇儿端了茶盘,新郎提了藕粉蛋羹和糖茶,由嫂子妯娌带领,一户不落拜探本家长辈,长辈们吃了羹喝了茶,封个小红包作为回礼,一来一去,礼数周全,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相得益彰,有形传承。正月初二,新女婿上门,鞭炮迎接,美味佳肴伺候,就怕新郎官没那个海量肚,一切流于形式,恍惚又高于形式,乡村礼仪节数尽在少年们身边实实在在上演。

  年味又是舞动的。正月初一开始,闲置了许久的彩龙船,踩高跷,舞龙队,贴财神爷等等纷纷出动,锣鼓喧天,游走龙蛇,乡村活力四射。大人们抓紧时间准备香烛鞭炮点心茶水,少年们从喧嚣中爬起床,抓点花生瓜子糙米糖尾随长长的队伍一路行进。这边彩龙船忽左忽右,白须老叟撑竿,俊俏姑娘掌舵,摇摇晃晃,船歌号子嘹亮,“彩龙船哟嗬,过新年哎呀……”十几米长的虬须金龙仿佛喜从天降,吞云吐雾,一会张牙舞爪呼啸盘旋,一会龙啸山鸣风雨欲来,一会雷霆万钧天崩地裂,舞龙队的伙计们,个个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们紧握手中拍,使出浑身解数,齐心协力,金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实,舞龙队的核心拍位在首尾和掷珠者,珠活,首活,尾也活,珠笨,首笨,尾也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持这三拍者体力强健是必须条件,灵活机动是附加,二者缺一不可。持中间拍位者,站稳脚,立稳身,两手舞动并不需要太多力量,眼随拍走,以前带后,相互牵引,金龙不活也活了。一整天,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地舞下来,着实伤筋动骨,浑身上下散了架似的,晚上回家耕地犁田的力气都没有。不过翌日一觉醒来,周身力量满满,照样舞出活力舞出风采舞出新年那个热闹的劲儿。这样的活动持续到元宵,才算告一段落,整个村庄,既是安静的,又是炫动的,皆因金龙一个舞字了得。

  年味更是情感的交融。正月里的走亲访友,不仅是为了礼仪和习俗,更是为了亲情和友情的加深。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不论贫富,不论高低,彼此平等相待,欢声笑语,亲如一家。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家乡的年味在我的记忆中愈发浓烈。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包含了炸米花的香脆、鞭炮的硝烟、新衣的喜悦、团圆饭的温馨、舞龙的激情……这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珍贵的宝石,镶嵌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