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乔珊
从记事起,爷爷很喜欢戴羊毛礼帽,这在农村是一件很新潮的事。
6岁那年除夕,早早换上新衣服的我,兴奋地跑到爷爷屋里,就瞧见那顶羊毛礼帽端端正正摆在床上。爷爷拿起帽子,忽然眉头皱起。“哎呀,有灰尘,擦擦!”爷爷用嘴吹吹灰尘,拿了干净的毛巾蘸了温水一点点擦着。然后凑到镜前把帽子戴上,把帽檐压低抬高,左右调整帽子到满意的角度后,才露出笑容。“为什么要戴帽子啊?”“因为新年是大团圆的日子,很重要的,要好好打扮来迎接它啊!”听完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哪怕生活在农村里,爷爷也不忘生活的仪式感,他的羊毛礼帽唤起我们对于新年美好的期待。
爷爷60岁大寿,远在外地的姑姑们相约回家。爷爷早早把他的羊毛礼帽泡在水盆里,一点点搓洗着帽檐、内衬,洗好的礼帽像新的一样,挂在镜子旁的衣架上。生日那天早晨,爷爷对着镜子戴好帽子,忍不住呵呵地笑。忽然一阵大风把爷爷头上的礼帽刮走。“哎呀,跑了跑了!”爷爷举起手跳着追帽子,有些心疼,“又弄脏了啊!”终于,姑姑们的车出现在路口,爷爷把帽子举起,不停向姑姑们招手,嘴里喊着:“这里,这里!”爷爷扬起的礼帽,是一位父亲对于子女归家欢迎的礼仪。
后来,爷爷在70多岁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在一个炎炎夏日午后,我们发现爷爷忽然不见了。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在隔壁村一条泥泞的土路上找到爷爷。他坐在地上,脸上衣服都沾满是泥巴,嘴里还不停说着“帽子呢?”。我们扶起爷爷时他还在四处张望,看到帽子掉进了旁边的小泥沟,他像小孩子一样着急地指着呼喊:“我的帽子!”爸爸把礼帽捡过来,爷爷一把拽住,心疼地拍拍帽子的泥土往头上戴。爷爷脸上糊着泥巴,戴着一顶同样被泥巴弄脏的羊毛礼帽,嘴里还不停念叨着隔壁村黄爷爷的名字。原来爷爷听说了隔壁村的发小生病了,想去看望他。哪怕爷爷忘记了很多人与事,他的仪式感以及对老友的关爱依旧深入骨髓。
爷爷已经离开人世了,他的羊毛礼帽也随之火化了。可戴着羊毛礼帽讲究仪式感的爷爷一直活在我的脑海里,爷爷让我们懂得,哪怕日子淡如水,只要认真对待,平淡的日子也会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