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舒勇)近年来,弥市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全力解决耕地面积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该镇将零散“粮地”变成“田成方、沟成渠、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小田并大田”,并通过田、水、路综合整治与科学配套,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高标准农田改造不仅实现了田块互联互通,还实现水网、田网、路网相连相通,满足机械化耕种要求,节省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耕地质和量的双提升。
今年,弥市镇共争取17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全镇范围内推进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确保田、土、水、路相配套。同时,深入实施土壤改良、科技推广等措施,切实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