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0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凭“新”而变 织就“荆”彩

——荆州纺织服装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路

  □ 特派记者 琳玲 王章青 刘姿杉 通讯员 陶野 姚文龙

  6日至8日,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荆州纺织服装业迎来一件喜事:12家纺织服装企业组团来到上海,亮相202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一展荆州“织”造的日新月异与创新成果。

  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践之年,荆州纺织服装业正迎来新的春天。

  抢机遇谋路径

  相约黄浦之畔,共谋发展路径。

  活动当天,荆州婴童装协会组织沙市区、荆州经开区、江陵县、监利市的龙头企业参展,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家展商高效衔接、同频互动,寻求合作机遇。

  “这是推广品牌的最佳时机!”荆州市汇健科技带来自己生产的羽绒服、夹克、风衣等各类服装。于企业而言,此次服博会是展示设计水平和加工能力的一次机会。

  抢抓机遇,荆州谋定而后动。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擦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字招牌”,顶格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荆州市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促进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惠企文件;

  重资新建沙市区金色童年小镇·科创园、经开区纺织印染产业园等产业平台;

  借智借力组建江汉平原纺织服装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资源成立荆州纺织服装产业联盟;

  举办2023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大会、荆州·广东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恳谈会等对接活动,招引致景科技、波司登、鸭鸭服饰、富春印染等143个项目,协议投资额880.45亿元;

  新增链上规模以上企业30家,同比增长76.5%;

  富春印染等8家企业累计争取省级以上奖补资金5416万元,同比增长90%;德永盛、红叶等1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专精特新等示范荣誉……

  截至目前,荆州已拥有纺织、服装、面料、印染企业近2000家,锻造了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电商“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强基础塑未来

  放眼荆州各地,新质生产力正赋能纺织服装业。

  沙市区岑河镇获评“中国婴童装名镇”,拥有针纺织服装企业555家,婴童装年产量达1.8亿件。全国每8件婴童装就有1件“岑河造”。

  石首市、监利市、荆州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3人一天可裁剪布片10万件,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场景早已被“智能化”取代,数字化设备随处可见——

  红叶针织打造“5G+智慧工厂”,生产质效大幅提升,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增加10%。

  德永盛纺织依托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在高端牛仔面料市场站稳脚跟。2023年,公司总产值达11.3亿元,同比增长21.04%,成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强劲生产极。

  监利市浩宇制衣引进智能化设备及配套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流通性、目视化,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浪费,做到柔性制造、可视化生产。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33%。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荆州纺织服装业以产业新“质态”带来发展新“质效”,“织”就“荆”彩未来,全力打造华中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奋力谱写千年纺织新辉煌。(本报上海3月6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