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沙市区白云桥社区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邻里有事,志愿者来帮忙!”

  □ 记者 周蓉 陈丹 通讯员 李亚畅

  “我家里的灯坏了,儿子出门不在家,能否上门帮忙维修一下?”“邻居将拾来的废旧物品堆在走道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希望社区能管一管……”在沙市区解放街道白云桥社区,居民不管遇到何种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求助“彭国珍服务队”。

  “邻里有事,志愿者来帮忙。这是白云桥社区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白云桥社区党委负责人自豪地说,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社区培育出全国知名的志愿服务品牌——彭国珍服务队。截至目前,服务队共有1000多名志愿者,覆盖3个物业小区,10个散居小区,覆盖率达100%。

  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志愿红”已成为白云桥社区最靓丽、最鲜艳的色彩。越来越多的群众和志愿者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文明倡导、关爱帮扶、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共同缔造和谐家园。

  党建+志愿服务

  激活基层治理“红色细胞”

  每日清晨,“彭国珍服务队”的队员们就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积极向居民宣传创文、反电诈等相关信息。

  “彭国珍服务队”下设文化宣传小分队、环境保护小分队、治安巡逻小分队、家政服务小分队等十支小分队。社区充分发挥“彭国珍服务队”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75岁的文奶奶在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生活,是白云桥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得知老人行动不便,志愿者们常常上门送去生活物资,陪她聊家常,帮助打扫卫生,暖心服务让老人倍感温馨。

  “通过志愿服务品牌化培育、项目化运作、制度化拓展,在坚持推进常规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孵化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库。”白云桥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以志愿服务团队为依托,实现了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资源的精准对接,使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格局。

  党建+便民项目

  打通服务群众“末梢神经”

  白天到中心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在白云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辖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白云桥社区位于老城区,老年居民较多。为充实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好关爱老年人活动,白云桥社区将三层老办公楼和新办公楼一楼改建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现已签约61名居民,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家庭医疗、家政等温馨服务。

  此外,白云桥社区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成居民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心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彭国珍工作室、党员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活动室、熊远桂工作室、科普馆、优抚之家、社工站等主要功能室。每周举办社区居民议事会、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让党群阵地活起来、火起来。

  党建+微网格

  锻造社区服务“强健肌体”

  为有效遏制电动车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连日来,白云桥社区各网格联合“彭国珍服务队”志愿者利用“线上宣传+线下巡查”模式对电动车违规充电进行宣传劝导。

  近年来,白云桥社区坚持党建+微网格工作法,大力推进小区(网格)精细化治理,以“三单一平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单位)接单”模式,解决了道路破损、飞线充电等一批民生问题。

  “今后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扎实构建‘微网格’,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白云桥社区党委负责人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