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重点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何看待中国外贸发展形势?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七

  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自去年中国外贸增速放缓以来,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外贸寒冬来了”“中国出口订单转移”,以此唱衰中国经济。

  当前中国外贸企业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怎样看待中国外贸形势?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探讨上述问题,回应外界关切。

  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如何?

  回顾2023年,面对外需低迷和不确定因素叠加等多重挑战,中国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以人民币计微增0.2%,个别月份出口负增长,对比2021年增长21.4%、2022年增长7.7%的速度,的确“慢”了不少。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达10.3%;以美元计,进出口同比增长5.5%,其中出口增长7.1%。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以“势头强劲”评价中国前2个月出口,并称出口增幅远高于早些时候其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的3%。

  德国之声称,出乎意料的出口增长可能会让人对中国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感到乐观。

  放在当前全球贸易大环境来看,中国外贸企业取得的每一笔订单都极为不易。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总体还十分严峻。

  一方面,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的压力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3%,地缘冲突、全球“超级大选年”等也将对全球贸易产生外溢影响,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疾风知劲草。不少代表委员这样表示:外部环境确实很“寒”,但中国外贸不会“凉”。

  中国外贸发展压力确实不小,但企业顶压前行、以变应变、抢抓机遇的决心更大。

  今年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7.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8%,占出口比重近六成。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多项举措将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王文涛说,中国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出口商品正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进口市场机遇也在扩大,展现较强韧性。

  “订单转移”“产业外迁”怎么看?

  “订单转移”往往伴随“产业外迁”。多重压力之下,外媒频频炒作“订单转移”,该如何看待?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委员表示,“订单转移”有多种情况,有的是企业基于全球竞争形势和产业格局变化进行的主动转移,符合市场规律;有的是受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包括个别国家干扰等导致的被动订单转移。

  广汽集团就是主动“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代表说,目前广汽正在尼日利亚、马来西亚、泰国投资建设海外工厂。

  真正引发外界担忧的是部分企业被迫出海建厂的现象。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董事长唐安斌代表对此感受颇深。为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等不利影响,这家公司布局海外市场销售以及制造基地,前2个月出口销量同比增长35%,但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事实上,中国已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大势所趋。

  数据显示,有进有出、稳中有进才是中国外贸的主流——

  从产品看,2023年,中国出口中间品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其中,对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车零配件类,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出口平板显示模组类中间品,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从区域看,今年前2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均保持增长,分别增长9.2%、1.6%、8.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3.5%。

  尽管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但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依然稳固: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中间品进出口占比达61.1%,展现较强韧性。

  稳住外贸大盘该如何发力?

  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加强品牌创新培育,正是当前中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拓展新增长点,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推动外贸质升量稳”部署多项具体举措。

  ——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完善区域分工协作。

  宁夏加大力度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代表说,将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积极引进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经营主体开展进出口业务。

  广东湛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湛江市市长曾进泽代表说,将针对越南等东盟国家电子信息、电机设备、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上游原材料和高品质产品,积极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构筑互联互通大门户。

  海拔4700多米的里孜口岸,去年11月13日开通运行,成为西藏第四个正式通关的陆路口岸,也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

  日喀则市市长王方红代表说,里孜口岸的开通,对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通道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进中国和尼泊尔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水平越来越高,支撑中国外贸重塑新优势。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这是许多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的一致观点和鲜明态度。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