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5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扮靓“颜值”,秀美乡村入画来

——石首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探访

  □ 记者 张红芳 特约记者 王林 徐妍慧 朱正阳

  三月,春暖花开。行走在石首市乡间小道上,处处可见干净整洁的道路、优美的墙体彩绘。一处处别致新颖的农家院落与路旁争相绽放的鲜花相互衬托,孩童在广场上嬉戏打闹,老年人在小游园里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他们给村庄增添了许多的欢声笑语,一幅幅惬意的生活画面映入眼帘。

  近年来,石首市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中央、省、荆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颜值”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以前这里脏乱差,现在的环境好很多了,出门就是游园,休闲、锻炼也有地方,路变宽了,电杆上的线路再也不像蜘蛛网了,大家很满意现在的生活。”高基庙镇津南村的村民们散步时,谈起村庄里的变化,言语里总是蕴含着满满的幸福。

  自2022年起,高基庙镇大力开展“党建引领全域拆建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行动,共拆除破旧房屋、违建房屋、雨棚等35万多平方米,整治道路沿线近105公里,其中规整杆线1000余根、强电迁改台区70个、管网铺设近50公里,目前,高基庙镇成功打造上津湖小镇、军旅小镇、葡萄小镇、书香漫谷小镇、城壕岗古街、鱼米港湾等特色村落,全面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高基庙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是全市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荆州市级示范村35个,20个村分获国家和省级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村。3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先进乡镇。新建卫生户厕2765个,新建村庄清洁文明公约、清洁管理制度10余项。

  为了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调关镇确定每月28日为“村庄清洁日”,组织各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带头走村入户,发动群众一起参与扫垃圾、清沟渠、理杂物等行动,让群众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过程、收获努力结果,切实体会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群众共创美好环境。

  美丽环境创造了美丽经济。村庄美如画,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民宿产业成为了桃花山镇乡村发展的新赛道和新热点。在易龙湾民俗文化村内,一座座独特的庭院坐落在竹林间,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与山间的竹林交相辉映,游客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同时又住得舒心。桃花山镇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引导村民自己动手创造幸福生活,让田园变风景,改民居为民宿,发展特色农家乐,每年可接待游客3万余人,带动群众增收300多万元。

  从“一时美”到“持续美”、从“一片美”到“处处美”、从“生态美”到“产业兴”,石首市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营造了文明新风,刷新了乡村颜值,点亮了美好生活,让乡村成为了老百姓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