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放风筝

  □ 安 频

  一

  每年的三月,天气渐暖、东风浩荡。在家乡的预备堤上,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拉长线、放风筝,他们奔跑着、欢笑着,确是无比的开心与快乐。

  风筝是承载着华夏儿女厚重历史文化记忆的一个符号,英国博物馆甚至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相传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成了第一个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墨子》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刘邦的大将韩信造出来的。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制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此说法证据不足,也只能当作一种传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野史记载,唐代的儿童很爱放风筝。孩子们在纸糊的风筝上绑一个哨子,迎风放飞呼呼鸣响,其声如筝,所以叫“风筝”。宋代的市民经济兴起,风筝更受各界民众喜爱,客观上推动了风筝在装饰与扎制上的变化。明清时期,有的文人亲手扎风筝,认为是一种很风雅的活动。历史书记载,西元12世纪,中国的风筝传到了欧洲等地,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形成了他们喜爱的风筝文化。

  二

  偶尔看到现代诗人白灵的一首关于风筝的诗:“扶摇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悬得多高呢? 长长一生莫非这样一场游戏吧。细细一线,却想与整座天空拔河。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见了。沿着河堤,我开始拉着天空奔跑”。这首诗,唤起了我小时候在堤上放风筝的记忆。

  在很小的时候,同大多小孩子一样,我也很喜欢放风筝。当时放风筝最好的去处便是在家乡的预备堤上。这个预备堤,其实是东荆河堤的子堤。东荆河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我的所有乡亲饮水耕种灌溉全靠这条河。我清楚地记得,人生中的第一个风筝,是父亲帮我做的。这个风筝很简易,是用硬纸片拼的,用浆糊糊上,系上线,就可以飞上天了。为了使其重心稳,父亲又在它的尾端粘贴上了一张长长的纸条,让它在空中趋于稳定。风筝虽没有那般“光鲜亮丽”,我却很开心。一路跑,一路看着风筝升空,越来越高,心里美滋滋。收线的时候很麻烦,有可能还会把线缠到手上,或者没看脚下,踩到小水沟里去了。有一次,摔倒在地上,浑身是灰土,拍一拍,又跑起来放风筝。放线后,风筝越飞越高,心里的忐忑也多起来,总是担心大风会把风筝刮跑。毕竟村里的那个胆大的小伙伴就是因为把线放得太长,突然来了一阵大风,线断了,把他的风筝刮走了。他哭得很伤心,而我一点都不想去哭。

  其实,刮走又如何呢?《太平广记》上把民众放风筝,叫做“放郁”。什么意思呢? 据老人说,在清明节那天,把风筝放得很远,再把风筝线剪断,让风筝飘哪算哪,可以把一年来忍住的“郁闷之气”全部送走,可保这一年不生病。按照老人的说法,我大可不必担心风筝被风刮走,只是当时人小而不自知罢了。

  三

  民俗学者钟敬文认为,放风筝是为了祈求上苍降福。因为古人承认有神灵的存在,只是高高在上,只有风筝可以飘上天,通过一根绳子,与九霄的神灵有所联系。所以,古人可能会把风筝视为神灵与民众沟通的媒介。南宋陆放翁云:“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据此可知,陆大人也喜欢放风筝。因为国人喜欢,便发展绵延,出现了制作风筝扎、糊、绘、放四艺,延展出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风筝文化。

  关于风筝的方方面面,小时候绝对是不懂的。在十几岁时,有一次在预备堤上放风筝,遇上了大风,大风把风筝吹到了树梢上,线缠到了上面,扯也扯不断,拉也拉不开,最后只能扔掉。那天,我捶胸顿足,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几天过去后,我忍不住再去看那个风筝,居然还在,只是已经千疮百孔,不可能再使用了。现在想来,该放下的的确应该放下,只是那时一个懵懂小孩,怎会想得明白呢?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伙伴去纸扎店里各买了一只风筝回来。放风筝时,只顾好玩,“哇哇”叫着奔跑,眼睛看着天上,没注意踩到哪里了。后来才知道,我把冯大爷的一片麦田踩坏了。冯大爷发现后,找我父母告状。我被父母训斥了一顿,风筝也被没收了。几天后,我承认了错误,父母才把风筝还给我。通过这件事情,我知道了风筝不能乱放,不能损坏庄稼,不能给别人带来不便和损失。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时放风筝的记忆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本来娱乐活动就很匮乏的那个年代,放风筝的确是我童年的愉快的事儿,它放飞的是童年的自由和天性,是童年的希望和梦想。再看看当今的风筝,其材料、样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民众对它的喜爱热度依然未减,现在的我偶尔也会聊发少年狂,带上儿孙,放上一二回。我想,喜欢放风筝的人,应该是乐于拥抱蓝天和向往美好生活的人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