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为凤 代居士 陈莉 张英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洪湖市作为湘鄂西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文创以及生态文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荆州市委党校2023年秋季第二期乡干班学员赴洪湖等地调研湘鄂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现状,进一步了解湘鄂西苏区的革命历史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对湘鄂西红色资源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模式。
湘鄂西红色资源概况
湘鄂西苏区以洪湖根据地为中心,洪湖瞿家湾一度是湘鄂西苏区红色首府,是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西省委、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军委等所在地。洪湖革命遗址众多,可挖掘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洪湖市具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3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6.5%,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革命文物6处,市(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0处。2005年,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被划定为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经过多年挖掘与保护开发,湘鄂西红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底色更亮,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和瞿家湾革命旧址群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又有深远的现实关怀意义,其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深远。
湘鄂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管理权限较分散。洪湖的红色景区和红色资源由多个部门和属地乡镇多头管理,难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遗迹保护待加强。洪湖现有123处红色文化旧址、遗址,但部分红色旧(遗)址“有迹无址”。
挖掘利用尚不够。洪湖是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的中心,然而至今未有一部全面且权威的“洪湖革命斗争史”党史著作问世;红色教育还未形成体系,与观光游、研学游的融合度不高;红色旅游市场化运作不充分。
品牌效应需提升。电影《洪湖赤卫队》和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是永恒经典,《再唱洪湖水》给洪湖也带来不小影响力,但在宣传推广、品牌打造、社会影响方面还有待提升。
新时代推进湘鄂西
红色资源利用的建议
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教育(旅游)发展联盟,统筹协调湘鄂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全力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制定湘鄂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形成“一张网”;联络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走出的67位开国将帅的后人,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编成“一条带”;协调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区域单位携手推动、联合争取、协同发展,打造“一盘棋”。
加强保护,夯实红色资源家底。以法律的刚性约束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机制,以底线思维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要注重科学保护,尊重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原则,对红色纪念地、历史场景进行保护修复,按照“修复一批、建设一批、开放一批”的思路,科学、有序、合理推进保护开发工作;要按照依法认定、属地管理的原则,压实管理责任,并依托重大社会活动、思想教育仪式提高红色遗产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多措并举,助力资源综合开发。围绕红色教育、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绿色生态及联动融合等领域,精心策划、编制并储备一批项目,努力争取其实施。同时,积极推进现有项目建设,以确保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努力打好“四大”攻坚战,为洪湖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面打造湘鄂西国家级红色教育中心和洪湖红色教育品牌;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整体提升红色湘鄂西旅游区核心景区,同时在讲好红色故事上下足功夫、深度挖掘、创新创作,增强感染力;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持系统治理、全流域治理,加快洪湖生态修复步伐,将河湖港汊游击战的主战场洪湖建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作者崔为凤、代居士、陈莉系荆州市委党校2023年秋季第二期乡干班学员,张英娥系荆州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