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9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水乡“春”早 万象“耕”新

洪湖各地有序推进春耕备耕

  本报讯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渐渐回升,洪湖市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工作也拉开了序幕。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各地抢抓农时,备足农资,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连日来,沙口镇新场村的农户正如火如荼地开始春耕生产准备工作。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为抢抓农时,新场村的农户们早早地开始了备耕工作。农户们驾驶着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农田间来回穿梭,开垦出一道道整齐的沟壑,为再生稻春耕工作的开展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今年,沙口镇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化,通过智能催芽室等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水稻催芽技术,不仅能缩短催芽周期而且不再担心传统清洗方式可能残留虫卵和病菌,也不用为每天检查幼芽投入大量时间。

  同时,为保证两万亩面积的再生稻育秧工作顺利完成,沙口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检查育秧大棚内机械化设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春耕生产准备工作。

  据沙口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沙口镇有两个育秧市场主体,共100个大棚。大棚的骨架都已搭建完毕,即将开始规模培育再生稻秧苗。

  依托智慧农业的建设,加速推进再生稻春耕备耕工作,今年沙口镇再生稻产值有望再创新高。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黄金”时期,峰口镇周湾村丰顺农机专业合作社抢抓时间,扎实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夯实粮食安全,为春耕生产、全年丰收打下基础。

  在洪湖市丰顺农机专业合作社大棚内,育秧盘早已提前铺设好,工人们正弓着身子,忙着进行最后的土地平整,为接下来的再生稻播种铺好基础。

  据洪湖市丰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介绍,一次性育35亩秧,一批可以栽4000—5000亩农田,每年育秧可以达到3万多亩田。

  春耕备耕以来,峰口镇始终坚持把粮食稳产增产作为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全面启动早稻育秧工作,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为打赢打好早稻生产关键一仗,助推全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新滩镇抢抓农时,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

  在新滩镇北洲村田间地头,新滩镇农办联合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农户发放《农作物抗灾复产技术措施》,并详细询问其农作物抗灾复产情况,积极引导农户及时有效地清理畅通三沟,减轻作物渍害,并充分利用降水间歇期、适宜温度及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等工作。

  在洪湖市村西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将甜玉米秧苗分批种在设施大棚内并进行肥水管理,挖坑、埋秧苗一气呵成。

  在洪湖市新滩鑫源农业服务部,新滩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除为农户抗灾复产提供技术支持外,还对大家种子、农药、化肥等备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据了解,该服务部共储备有黄豆种子12吨、玉米种子2.3吨,尿素12吨、复合肥20吨,其中小麦、油菜叶面肥、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品种齐全且储备充足,可以满足农户春耕需求。

  下一步,新滩镇将继续用心、用力、用情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不误农时不负春,为全年的农业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幸福和美开好局、起好步。

  据洪湖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市14家育秧市场主体的14个连栋育秧大棚、492个钢架育秧大棚已基本重建完毕。大部分育秧主体已开始摆盘、播种,全面开展育秧工序。全市育秧大棚一次育秧可栽插大田面积4.77万亩,一年可育3批秧,全年育秧可栽大田面积14.3万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