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艾周梦 通讯员 陈卓 车荣华
昨天一大早,曾勇的渔具店便开门迎客。大雨过后,正是垂钓的好时机,很多新老顾客都来找他预定饵料,进店的顾客一波接着一波。
曾勇家住石首市东升镇滑家垱社区,祖辈都以捕鱼为生。6年前,他也是长江石首段的一位普通渔民。
“捕鱼是一件很苦的事,个中辛酸常人难以体味。”曾勇说,除了4个月的休渔期,一年中其他日子,渔民们几乎都在渔船上度过。风浪大时,渔船左右摇晃,让人心生不安。
曾勇从小便在渔船上长大,每天面对着白茫茫的水域和遥远的岸线,生活重复而单调。由于常年窝在渔船狭窄的空间里,他的颈椎和腰椎都落下了毛病。
在曾勇眼里,捕鱼就是望天收。涨水时,鱼会多一些;遇到旱年,捕鱼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收入极其不稳定。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电打鱼等“毁灭式”捕捞方式,长江渔业资源几近枯竭。“收入一年不如一年。”曾勇回忆起“水上漂”的日子,感慨万千。
2018年1月1日,根据农业部相关文件精神,石首市91公里长江江段、92公里支河和5万亩杨波坦故道率先实施全面禁捕,曾勇和石首市其他694名渔民从此告别了江湖里的漂泊生涯。
“上岸后的生活更加幸福、安稳!”曾勇说。而这也是退捕6年来,石首渔民最深切的感受。
在退捕转产的浪潮中,政府给予渔民船、网、证补偿和连续三年的过渡性补助。曾勇获得了一笔安置费,再加上往年的积蓄,在镇上经营起了一家渔需用品店。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