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4月2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荆州区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区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

  本报讯(通讯员吴申畅 王思奇)随着气温回升,全区各地陆续开展春耕生产,其中,全程可实施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最大程度发挥了农田综合效益,实现旱可灌、涝能排、地平整、土肥沃,为农田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高标准改

  造低洼田变成“香饽饽”

  在李埠镇沿江村,一条两米宽的水泥硬化渠道穿插在高标准农田中,道路旁的水渠里流水淙淙;渠道旁,机耕道上铺满了碎石子,农用机械可以行驶到任意一块农田旁;农田里,撒肥机正在播撒肥料,村民驾驶着旋耕机进行翻土作业,为移栽秧苗做好准备。谁能想到,这片农田曾因低洼积水无人问津。

  “没建高标准农田以前,这230亩农田由于地势低洼,一下大雨就容易积水,难以合理利用。建了高标准农田后,土地进行了平整,沟渠也被疏通,不再受到洪涝积水的影响。这一季我们准备种植玉米,预计亩产可达1800斤。”李埠镇沿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村里修通了水渠,修好了机耕道,高效灌溉让农户种田积极性显著提高,村里的低产土地都变成了产粮“大户”。

  据介绍,2024年,荆州区计划实现粮食播种面积70.7万亩,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农田产能和可持续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小田并大田

  大幅提升种植效率

  走进马山镇马南村,田里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正在开展土地平整、排水渠疏挖作业。放眼望去,已完成作业的土地大块成形、一马平川。

  “之前,这里都是参差不齐、高低不平的小块农田,村里1300亩农田分成了548块土地。现在,通过‘小田并大田’,将零散田块进行合并,再由合作社进行集中种植,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目前,村里即将完成土地平整工作,转入沟渠硬化、道路硬化阶段,整个项目预计5月中旬可以完成。”马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荆州区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建设等综合改造,计划在马山镇、川店镇、太湖港街道等地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