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4月2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4版:··03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稻虾鳝生态综合种养技术

  一、模式概述

  1.技术工艺特点。在充分探讨水稻、小龙虾和黄鳝的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提出稻-虾-鳝生态综合种养新模式,即上半年养虾、下半年种稻养鳝,有效克服稻虾田虾苗密度高、小龙虾生长慢等问题,幼虾和野杂鱼为黄鳝提供充足的饵料,通过增加黄鳝产量提高亩均效益。

  2.提质增效情况。在经济效益方面,该技术可实现每亩稻谷产量550公斤、小龙虾75公斤、黄鳝25公斤,综合产值5000元,较单纯稻虾模式每亩可增加效益35%以上;社会效益方面,该模式有利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吸引创新创业人员回归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效益方面,该模式中水稻农药化肥用量减少,虾鳝共处可以清除彼此的弱、小、病、残个体,产出的虾、鳝规格更大,病害更少,更易产出精品虾、优质鳝,提升综合养殖效益。

  二、技术要点

  1.稻田的改造与准备。在冬季进行稻田改造,开挖3~4米宽、1.5米深养殖围沟(控制沟坑占比不超过总面积10%),平整稻田,建设好配套的进排水设施。在3月底投放小龙虾苗种前2个月,种植好沉水植物,进水时用60目网布拦网过滤。

  2.小龙虾养殖。在3月底,每亩稻田投放规格110尾/斤的小龙虾苗20—25公斤。按照稻田养虾规程进行养殖和管理,养殖25—30天开始起捕、捕大留小,在6月中旬停止捕捞,开始准备移栽水稻;亦可以按照传统出早苗模式,即“早春出早苗、五月份出成虾”进行管理。

  3.黄鳝养殖。选择在6月中旬之后的晴天投放黄鳝种苗,每亩稻田投放个体重50克左右的种苗5—7.5公斤左右,养殖期间不专门针对黄鳝投喂饲料;第二年起捕小龙虾,虾笼内亦有黄鳝钻入,捕大留小,将小个体黄鳝仍然将其放回稻田中,直到6月底小龙虾养殖结束时将稻田内黄鳝全部捕出,到7月份投放黄鳝苗种,转入下一个养殖周期。

  三、推广示范情况

  监利市稻田养虾面积148万亩,天然黄鳝产量每亩约5公斤,亩均增产约300元。2023年,监利市江红水产家庭农场200亩虾稻田,开展稻-虾-鳝生态综合种养,7月份每亩投放50克左右的黄鳝5公斤,据统计:第二年亩均起捕黄鳝27公斤,每尾规格达到150克以上。

  四、注意事项

  1.注意黄鳝的放养时间。野生黄鳝在6月中旬之后的晴天投放黄鳝种苗,做到“下雨三天不投苗、投苗三天不下雨”。

  2.注意小龙虾和黄鳝的放养规格。小龙虾投放80-120尾/斤为宜,黄鳝苗种投放规格为50克/尾为宜,确保黄鳝能够摄食虾苗。

  3.注意小龙虾和黄鳝放养的比例。小龙虾每亩投放20—25公斤,黄鳝苗种每亩投放5—7.5公斤。

  4.注意水稻、小龙虾和黄鳝之间的互生共利关系。黄鳝可以摄食幼小虾苗、稻田水位影响黄鳝活动空间,尤其要注意黄鳝饵料是否充足,饵料不足投喂辅助配方饲料。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