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有养老机构187家,其他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282个;养老床位5.07万张。
有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达1万余家。
有正常运营老年人助餐点89家。
组建居家服务医生团队1451个,
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45.39万人。
我市农村福利院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全市特困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达100%。
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城乡覆盖率分别达到1 00%、91.68%。
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
本报讯(见习记者艾周梦)4月26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187家,其他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282个,养老床位5.07万张,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达1万余家,居家养老服务城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1.68%。
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3.95万,占总人口23.69%;65岁以上老人86.6万,占总人口16.56%。作为全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出台《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荆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起基本涵盖养老服务各领域、全流程,相对完备、互相衔接的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建立荆州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民政局等22个部门单位共同参与,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为持续强化普惠型养老服务,我市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加速打造“十五分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圈,并加大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力度,全市正常运营老年人助餐点已达到89家;大力推进农村福利院改革,对辖区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施集中供养,并引入市场主体公建民营,满足大众化、中低端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农村整体养老服务质量,我市农村福利院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特困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达100%。深化医养康养融合,支持通过“养中设医”“医中设养”、医疗机构嵌入式服务等方式建设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组建居家服务医生团队1451个,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45.39万人。
2024年,我市将建设20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提档升级16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完成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860户,实现中心城区“荆颐长者食堂”社区全覆盖。积极打造养老服务特色品牌,推动“养老+行业”多元融合,探索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相关报道见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