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艾周梦
记者从4月26日召开的荆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紧紧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统筹谋划
让养老服务更细更全
近年来,市发改委统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并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编制《荆州市“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行动方案》,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与省级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有效衔接,并针对荆州实际进行了细化和量化。
“十四五”时期,市发改委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项目和资金,推动荆州区社会福利院整体搬迁(一期)、沙市区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大楼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目前,城南御苑、郢都路、季家台养老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人民路、北湖路、洋码头养老综合体项目预计今年6月投入运营,这6处养老服务机构共设置床位400张。
医养融合
让晚年健康更有“医”靠
医疗服务是守护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强化医院建设,积极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增加医养康养服务供给。目前,全市医疗机构与187家养老机构“一对一”签约合作,161家医疗机构成功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6家机构纳入全国医养结合信息系统。同时,我市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家医养服务转型,以石首市为试点,努力探索县域“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升级版、县域医共体的增强版。
为方便老年群体“近”享健康服务,市卫健委强化社区医养融合发展,以“城发康养”品牌为依托,着力打造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颐养之家,同时搭建县(市、区)老年心理关爱点,广泛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等行动。去年以来,我市组织3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线上线下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能力提升培训,储备充足的老年医护人才资源库。
安居乐居
“小改造”承载“大幸福”
近年来,市住建局聚焦老年人生活宜居环境,结合住建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城市适老化社区、住房适老化建设和改造,配合民政、卫健等部门针对老旧小区中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新建及修复704个小区路灯,新建室外综合健身场地590处,改造菜市场10个,改造社区服务站20个,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对解决老年人“高层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秉持“能装尽装”原则,现已加装电梯134部。同时,在纳入改造的小区增设健身设施等适老化改造元素,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消防栓和添置消防器材,提升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此外,我市采取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并举的方式保障老年人“住有所居”。截至目前,为60岁以上孤寡老年人发放租赁补贴506户,补贴金额21.89万元,为60岁以上无房老人提供公租房254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