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石煜华)记者4月28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42.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在统企业数共940家,企业数量较2023年和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27.0%、79.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净增417家,实现快速增长。
以“量”为基础,紧抓创新主体培育。近年来,市科技局以“1256”科技创新体系为引领,充分发挥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和荆州科创大走廊载体作用,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搭建科创平台和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作为“源头活水”,不断完善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机制,提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夯实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底盘。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强劲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2021年的940家增至2023年的2567家,连续两年居全省第四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21年425家增至2023年的848家,跃居全省第五位。2023年,我市7家企业上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上榜数量跃居全省第三位。
以“质”为支撑,狠抓创新能力提升。遴选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发展“瞪羚”“潜在独角兽”等科创“新物种”企业。通过梯度培育,2023年,共有太和气体等50家企业入选湖北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总量达到79家,相较2022年总量增加172%,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推动现有平台积极向国家级、省级平台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平台创新效能。2023年,全市新增“南方复杂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市科技局共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6600万元;向上争取湖北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70万元,获批金额居全省第四位。(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