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教育聚焦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为中华鲟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 荆州市四机学校五(4)班 李昀辰

  4月27日,我们小记者团来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场,实地参观了鲟鱼标本室和育苗间。中华鲟素有“水中大熊猫”的美名,试验场主要开展中华鲟等珍稀濒危鱼类的人工保护、繁育增殖、资源养护和救护放归等工作。

  成年的中华鲟个头很大,但它们看起来很温柔。它的头部和身体呈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在水中时而往上游,时而向下游,显得十分可爱。老师告诫我们,不能碰中华鲟的卵,因为这样会导致正在孵化的小鱼苗直接死亡。在老师的指引下,我轻轻触摸了成年的中华鲟,它很温顺,身体很光滑。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我了解了 中华鲟为什么变得那么稀少和关于中华鲟的生存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场所受到了严重破坏,种群数量锐减,令人惋惜。参观中,我们看到非常多的卵,但老师告诉我们,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却非常少。这也让我知道了保护中华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对科研工作者多了一份敬佩。

  老师还告诉我们,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们国 家采取了 多项措施,“共抓大保护,不搞 大开发”,保护长江母亲河,让中华鲟的生活空间有了很大变化。

  保护中华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长江生态,为中华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