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力答好环保督察“政治考卷” 倒逼荆州生态环境改善

  □ 本报评论员 曹歌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是一次生态大考,也是一次“政治体检”。不仅是对荆州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全面审视,更是对地方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深度考量。荆州上下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政治站位,聚力重点攻坚,狠抓问题整改,治“硬伤”、消“软伤”、疗“内伤”,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之力擦亮荆州“生态底色”。

  要拧成一股绳,立足本职,展现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日常工作中,从大气污染防治到“两高”项目严控,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到湖泊保护治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施策,确保每一项政策落地生根、每一项目标任务见行见效。

  要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复杂且具有长期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言出必行,真抓实改。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交办的问题,不仅要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整改效果体现在百姓生活的点滴改善中,还要快速有力完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回潮,让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惠及子孙后代。

  面对问题不回避,遇见难题敢亮剑。这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荆州答卷。我们要把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当作推动工作前进的突破口,迅速响应,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找借口、不留余地。

  借助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们不仅要解决一批生态环境的痛点难点,更要以此契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让荆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荆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