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科研路上的坚毅行者

——记湖北合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材料研究院基础材料研发中心高级经理李陵洲

  □ 记者 赵叶秋

  5月15日深夜,位于江陵县沿江工业园的湖北合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材料研究院基础材料研发中心,灯光通明。李陵洲,这位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资深工程师,正沉浸在科研探索中……

  连续出差10余天,前一天晚上10时才从河南赶回江陵,他来不及休息,就站在实验箱前,目光如炬,注视着数据表的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汽车厂商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李陵洲说。

  这是一次围绕新能源汽车结构件材料所做的高温、高湿环境对材料机械性能影响的应用试验。产品需要经历长达2000小时的耐高温高湿环境监测。随着实验的逐步进行,李陵洲和他的团队需要昼夜不停地进行全程跟踪,其间还要结合试验过程中产品外观变化和性能保持率,不间断地进行24至200小时的开箱观察,并实时进行一系列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的测试。

  李陵洲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从事电子消费品工程塑料的改性研发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材料科学有了独特的见解。

  2017年,李陵洲加入合聚集团,担任项目经理和研发部门经理,负责合聚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他积极响应集团“一个合聚,聚焦江陵”战略,带领团队完成了武汉研发测试中心及生产基地的整体搬迁,确保了新老项目顺利推进。

  2019年以来,李陵洲在材料研究院和创新实验室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凭借多年的制造及研发经验,联合制造部、研究院编写了修订产品工程标准等标准化文件,并助力公司通过了德国TUV IATF16949认证。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产品研发领域不断拓展,逐渐从汽车发展到医疗、民用电动工具、军工产品、玩具等。

  有一次,客户反映其使用的一款汽车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想用进口材料又找不到货源。得知情况后,李陵洲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分析,并与进口产品做对比。两个月内,对原产品配方进行反复调整、迭代优化。最终用一个半月时间,提升了产品,成功解决了客户的“痛点”。

  在科研方面,李陵洲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带领团队撰写并授权了20余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并在国内材料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他的科研实力,也助力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李陵洲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多次获评集团年度优秀员工、忠诚奖,还先后获得了江陵“十大工匠”、全省优秀学习型职工和荆州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称号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