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石首举办“中国旅游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法入万家润民心  尊崇之光 闪耀全城  望岳艺术节 校园燃起来  探路领跑 绘就绿色正义底色  锚定产业链条 冲刺“双过半”  压实主体责任 确保综合试点工作落实落细  石首召开党代表平安建设恳谈会  长安村稻田里来了“鸭管家”  高陵镇:票决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绣林街道:“两代表一委员”共话平安  石首农行:“整村授信”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第A004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长安村稻田里来了“鸭管家”

  本报讯(通讯员孙诗宇 毕文龙 成奉花 陈文)5月17日,石首市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示范项目——鸭蛙香稻模式工作鸭田间投放仪式在团山寺镇长安村举行。工作人员将近2万只工作鸭投放到面积约1800亩的水稻田中,进行吃虫、除草等“工作”。从此,长安村稻田里多了一群特殊“管理员”。

  石首市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示范项目以石首首创的“鸭蛙稻”绿色种养模式为基础,即在水稻前期与鸭子共生,达到稻田除草、通风、活泥、造肥、吃虫等目的;在水稻抽穗后收回鸭子,再投放青蛙除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稻田因病虫草害施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生态影响。通过对农田生态岛、生态长廊、生物链等的修复和重构以及“鸭—蛙—稻”共生模式的推广,实现项目区农田“肥药双减”,构建良好的农田自然生态系统。

  据了解,石首市将持续秉承科技兴农、绿色兴农理念,进一步提升石首鸭蛙香稻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地方鸭蛙香稻基地区域特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筑牢石首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