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蔡环宇 孙涛
崇湖地处公安县中东部,是公安县第一大湖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其流域内有崇湖渔场及周边3个乡镇、11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人。为加快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程,公安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交通先行理念,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和治理目标,认真梳理分析交通现状,谋“新”提“质”小流域路网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出行新期待。
注重路网提质,为小流域持续发展疏通经脉。针对崇湖交通互联互通能力不强、制约小流域发展等瓶颈,公安县坚持把流域路网与全县“四好农村路”、省际互通相结合,立足湿地生态保护改善崇湖湖区交通条件,对崇湖流域整个交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先行实施25.8公里的环湖公路南线一期(其中环湖公路7.9公里、周边联通支线17.9公里)、16.988公里环湖公路北线二期建设。截至目前,崇湖小流域公路通车里程87.209公里。
坚持交通引领,为大民生福祉增强最美质感。公安县着力推进交通带产业,加强资源路、产业路和联网路建设,有效带动崇湖小流域7万亩虾稻田、1.5万亩鱼塘、5家淡水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推进交通带旅游,在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公路建设中,形成以42.8公里旅游公路为纽带、串联互通的精品旅游环线;推进交通带物流,推动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开通小流域农村客运班线3条,合理设置候车亭9处、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点13个,为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目标奠定基础。
强化路域治理,为高水平安全提供交通保障。推动平安交通建设,近年来,县交通局在流域公路累计安装波形钢护栏6800米、警示桩120根、标示标牌147块、道路标线4700平方米等安防设施,改造农村公路危桥6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辖区内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升公路防洪能力,将农村公路高程与崇湖防洪设计高程保持一致,对19处管径偏小的涵洞进行改建,确保流域公路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流域重要路段、节点、村庄安装监控设备,通过“末端+云台”信息化手段推动多部门联动协调,实现日常巡查、涉路事件上报、任务派发、安全应急事件处置的闭环管理。推动群众幸福路缔造,实行交通牵头,农业农村、水利、城管等部门联动,全力推进小流域路域环境整治,促进公路沿线绿化美化亮化,让游客体验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
随着崇湖小流域路网建设的提质,基本形成外通内联、安全便捷、优美舒适的交通网络格局,成为助推流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下一步,公安县将奋力推进交通强国公安实践,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争当“两区建设”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