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沛林 王松云)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眼下正是抢抓农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时节。日前,走进监利市柘木乡龚塘村、肖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农田,挖掘机轮番作业,每个工序有条不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龚塘村、肖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是2024年监利市中央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项目(EPC),项目区总面积5000亩,投资规模为1350万元,涉及2村8个村民小组、1202户、4407人。其中,平整土地536亩,疏挖沟渠18条共19095米,生态护坡750米;建水闸2座、涵斗3座、农桥2座,埋设涵洞25处;新修水泥路4条共10595米,碎石路3785米,架设农田低压线4320米,生态绿化174株。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为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更大价值,柘木乡紧紧抓住“前后”两个环节:项目设计时,根据地形地势特点,综合考虑实用性和建设成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项目完成后,该乡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职责明确、多方监督、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与收益村签订管护合同,坚持建管并重,全方位做好后续监测和设施管护工作,切实增加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确保高标准农田发挥长期效益。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该乡党委副书记孙先元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全乡田间灌排系统更加完善,机械化作业更加便捷,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