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解锁新玩法 游客慕名来

——我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掠影

  □ 记者 伍丹 通讯员 江慧婷

  每逢周末,长湖岸边草地上、帐篷里,不时传来三五好友的欢声笑语;农庄里,垂钓比赛激烈进行,钓竿此起彼伏,鱼儿上下翻飞;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里,鲜翠欲滴的新鲜果蔬,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喵象农场的亲子摸鱼、捉鸭子比赛等活动“撒欢”举办,现场农趣横生……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乡村旅游,人气兴旺。广袤的荆州大地,到处激荡着美丽乡村发展的澎湃气息。

  近年来,我市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深挖农旅“宝藏”,探索乡村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解锁”乡村旅游新玩法。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我市假日旅游经济增长的重头戏。

  红绿辉映擦亮乡村旅游发展底色

  洈水融山、水、林、涧、泉、洞、岛、坝多元生态于一体,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特色小镇”等金字招牌。

  一湖水,映照出松滋的生态“金名片”,也承载着松滋的“旅游梦”。

  近年来,松滋洈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守护“天然氧吧”的同时,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打造了水上运动、山地越野、生态徒步、休闲健身等多种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用浓郁的生态底色描绘出旅游发展的新画卷。

  今年“五一”假期,洈水景区迎来大批游客,南山观岛树木抽发新芽,苍翠与新绿交错,吸引大家登山徒步,沉醉其中;生态岛上,金鱼草、虞美人、月季花竞相绽放,游客们驻足拍照,朋友圈瞬间开启“晒花模式”;洈水汽车露营地,真人CS、空中华容道等30多个游乐项目,备受亲子家庭青睐;夜幕降临,“洈你而来 魅力电音”音乐嘉年华震撼开演,开启景区体验新“夜”态。据市文旅局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景区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1.76万人次。

  红色是革命的底色,红色资源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引擎。

  荆州是中国革命三大苏区之一的湘鄂西苏区所在地。近年来,荆州做足“红色荆州”文章,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访红色圣地、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穿红军服、走长征路等系列红色游产品打响了我市“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在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洪湖旅游港工作人员身着红军服,一边手摇木桨一边吟唱,带着游客们穿过一片片茂密的芦苇荡……《洪湖赤卫队》实景演出将游客瞬间拉回那段峥嵘岁月,红色文化的魅力“圈粉”无数,让洪湖红色旅游呈现逐年走高之势。

  热闹的不仅是洪湖。在石首,游客在桃花山脚,重走红军路;在三菱湖面,演练渡江战役;在红军树下,聆听革命故事,“红军树上党旗飘”这一廉政教育项目成为推介石首红色旅游的新名片。在监利,以柳直荀烈士纪念园、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及纪念馆、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等景区为主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