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8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龙州中华喀鳅

  据新华社南宁5月30日电 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等单位科研人员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一地下溶洞发现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葛家玥介绍,龙州中华喀鳅是一种栖息于洞穴地下河中的盲鱼,眼睛已彻底消失或仅残存一个细小的眼点,晶状体已缺失;体表色素消失,通体呈半透明,可以看到内脏团;体鳞退化,体表光滑;口须短,胸鳍较长,尾柄上、下均具有发达的尾鳍褶,通过以上特征和可数性状可以与同属其他鱼类相区分。

  据介绍,中华喀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一个2023年建立的新属,为中国特有属,本属鱼类均为典型洞穴鱼类,它们长期生活在洞穴水环境中,并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目前监测表明,龙州中华喀鳅仅栖息于中越边境的左江流域溶洞地下河中,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对于了解岩溶地貌区物种演化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