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一场儿童友好与城市美好的“双向奔赴”

——我市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扫描

    ① 今年1月,聆听孩子心声后,荆州区荆东社区星乐幼儿

    园门前有了彩虹斑马线。         (荆州区妇联提供)

    ②去年“六一”儿童节,荆州市“儿童友好 荆州更美好”

    主题活动举行。             (沙市区妇联提供)

    ③5月26日,市妇儿工委办、市妇联、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开

    展儿童友好城市主题实践活动。          (陈磊 摄)

  □ 记者 张林 通讯员 高荣荣

  “未来的荆州,一定是一座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城市!”……

  畅通儿童参与渠道,倾听广大儿童声音。今年4月,市妇儿工委办开展“美好生活共同缔造 我的城市我作主”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全市的“娃娃们”给各地、各类城市管理者“画信”建言。

  一封封书信、一幅幅字画、一条条音视频,成为荆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程的小小缩影。

  儿童友好,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善意与美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妇儿工委办、市妇联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友好”,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全力打造儿童友好新样本。

  “一米高度”打造儿童友好“微空间”

  初夏时节,绿荫渐浓,在中心城区草郊路儿童游乐口袋公园,孩子们在戏沙池里玩耍、在草坪上嬉戏,好不惬意。

  玩耍是儿童探索世界的方式。每天傍晚,这些家门口的萌趣口袋公园儿童游乐设施最是热闹,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是将儿童优先理念变为现实的最直接途径。近年来,我市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利用社区空地、口袋公园、小游园等场所,投入资金约100万元,进行“适儿化”改造,建设能够满足儿童活动需要的口袋公园10个,打造更多儿童友好空间。

  造型可爱的座椅、有趣益智的玩具、“一米高度”视角(即儿童视角)的书架……周末,走进沙市区解放街道北湖路社区,10多名小朋友在这个“微空间”里玩积木、游戏、阅读。

  北湖路社区儿童友好“微空间”是中心城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首个“微空间”。今年初,市妇联启动“巾帼护童心·聚力微空间”主题活动,首批计划在中心城区建设20个儿童友好“微空间”。

  社区(村)“适儿化”微改造是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市妇联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联合市女企业家协会认捐首批“微空间”项目,在全市社区(村)建设微图书角(室)、儿童友好道路等,拓展社区(村)儿童游戏空间和运动空间,提升儿童成长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开展儿童友好社区(村)建设,让儿童成长空间更友好。

  “一米视角”聆听童声建设美好城市

  “以前上学放学,学校门口车满为患,拥堵严重。现在有了彩虹斑马线,人车分流,畅通多了。”近日,荆州区荆东社区星乐幼儿园门前,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一致点赞这里发生的变化。

  变化源于荆州区妇联最朴实的追求——“为儿童筑起一条校门口安全通道”。

  尊重儿童想法,倾听“小主人翁”声音。在荆州区妇联的指导下,荆东社区组建社区儿童议事团,邀请辖区15名小朋友围绕“彩虹路”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主题,以儿童视角积极开展共商。

  孩子们与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建筑与设计系师生们一起讨论、修改“彩虹路”设计方案,并最终以儿童投票的方式确定了设计图纸。

  打底、勾线、填色、描边……施工时,社区儿童与志愿者一起动手,经过一块块地面彩绘,一条色彩亮丽、充满童趣的彩虹斑马线诞生了。

  以儿童的需求为核心,聆听“一米视角”的声音。荆州不断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制度、困境儿童保护制度,打破“成人主导、儿童沉默”的社会格局,让儿童做城市的“小主人翁”。

  在“荆州新女性”微信公众号儿童友好专栏里,100余幅少年儿童画作正在展播。这些作品是“美好生活共同缔造 我的城市我作主”荆州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活动的成果,从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来的12000多幅作品中精选而来。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奇思妙想,无不表达着“小主人翁”们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景。

  “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我们以活动为抓手,引导少年儿童关注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为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社区建言献策,不断增强少年儿童对城市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让儿童真正成为城市的小主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市妇联党组成员、妇儿工委办副主任白萍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孩子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的发声就是最有力的参与。

  穿行在荆州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儿童阅览专区、亲子单车、“一米洗手台”……孩子们的不少美好愿景已走出画作、来到身边,这些细微变化也无不展现着儿童友好带来的城市温馨。

  “一米关爱”共绘友好成长“新蓝图”

  “孩子们,今天和爱心妈妈一起玩得开不开心?”“开心!”……近日,市妇儿工委办、市妇联、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开展“绿色公园、彩色童年,共绘儿童健康成长新画卷”活动,40名留守儿童和爱心妈妈一起结对游览中山公园、开展有奖竞答、做心理健康游戏等,共同体验中山公园儿童友好新环境,享受欢乐时光。

  从全面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现全市11个县(市、区)爱心妈妈“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到2023年全市新增8个省级“儿童之家”示范点,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再到实施《荆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应筛尽筛,全面保障特殊儿童基本权益……荆州正不断织密兜牢儿童社会保障网。

  “儿童友好”从共识化为行动,背后的推动力是政策的支撑与举措的细化。荆州将推进儿童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儿童权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目标纳入《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出台《荆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3年)》,印发《荆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荆州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持续优化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布局,2024年新增学位5970个,实施教育减负专项行动,以长远战略眼光谋划儿童友好城市的点点滴滴。

  美好蓝图铺就“荆”彩未来。“城市应给予儿童更优质的服务和关爱,满足儿童多样化需求。”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妇儿工委办主任朱姝说,市妇儿工委办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推进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广泛宣传儿童友好理念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路径,开展以儿童为主体的参与活动,打造儿童友好社区试点,不断夯实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基础,实现城市美好与儿童友好“双向奔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