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湖水清清产业兴

——石首市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 记者 孙晓旭 通讯员 郑威

  石首市“桃源小镇”生态文旅项目。(倪隆广 摄)

  仲夏时节,石首市三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层林叠嶂,郁郁葱葱;三菱湖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石首三菱湖小流域具有独特的江河湖多要素水网特色,上游通过章华港闸站与长江连通,下游经盲肠河、保丰渠、大港口闸站入调弦河,另经湘尤湖、牛角湖、孟尝闸入调弦河。

  近年来,石首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坚持“源头治理、一段一策”原则,开展三菱湖小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小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生产单元、生活单元。三菱湖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内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实施截污控源,对24个主要入湖口采取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修复模式。同时,畅通上游水系,优化调度管理,提升湖渠调蓄能力,保障生态流量需求。

  有水则活,水清则秀。6月7日,走进调关镇槎港村,入眼是洁净平坦的道路、井然有序的院落、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类似的场景,在三菱湖小流域中有很多。

  石首市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目前,群众自发拆除遮雨棚200余个,清理墙面广告2余万平方米。此外,还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建成休闲小游园7个,种植林木3692株,种植花草面积53252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初具雏形。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三菱湖小流域内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在桃花山镇李花山村,坐落着一片“世外桃源”——“桃源小镇”生态文旅项目。依山傍水的桃源小镇带火了乡村休闲旅游,截至目前,接待游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综合收入2000万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7.7%,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率7.4%。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百姓生活美美与共。

  如今,依托三菱湖小流域综合治理,石首市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打造生态旅游型、生态农业型等特色小流域综合体,绘就出一幅山青、水净、民富的美丽画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