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融欣)江汉平原一带有喝早酒的习惯,而监利的古法酿酒技艺也是美名远扬。
凌晨4时,位于新沟镇的古月酒坊灯火通明,酿酒师谢均虎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老谢已经与酒槽打了40多年交道,蒸粮、摊晾、下曲、出窖、蒸馏,每一步都是代代相传的老手艺。
荆州监利古法酿酒师谢均虎说,早晨的气温温度低一点,糖化以后进桶(蒸馏)的酒胚一般要降到20度,“不降到那个程度,酒是唤不出来的。”
监利有着独特的单粮分窖酿酒工艺,使用的米曲是江汉平原稻田边独有的辣蓼草,酿出的米酒口味醇净、香气悠长。以前,长江边码头工人辛苦工作一夜后,喝口酒就能睡个好觉,这样的习惯也成就了监利的早酒文化。
监利市民表示,喝家乡酒,爽口爽喉,这是监利的一种特色,走到哪里,哪里有早酒。
古月酒坊是监利古法酿酒技艺的传承基地,老板胡涛通过网络向更多的人展示古法酿酒的魅力。这样代代传承的老酒坊,在监利有100多家,他们共同扛起了“监利古法酿酒师”的金字招牌。2022年,监利古法酿酒师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相关从业人员达到了1.5万余人,逐渐形成了监粮苦荞酒、楚池酒、芳良酒、杨林关酒等品牌,全市酒产业链年综合产值约72亿元。为了持续壮大产业,监利正从“制定标准”和“培养人才”两方面,不断擦亮古法酿酒师这块金字招牌。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针对古法酿酒师的行业技术进行技能培训,凡是达到技能培训等级的,都会授予古法酿酒的技能培训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