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子瑶 通讯员黄磊)近日,省财政厅再次向我市下达山水项目省级奖补资金2亿元,进一步为项目推进提供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市财政局联合市山水办已累计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亿元。
山水项目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围绕“一轴四区”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在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轴、洪湖生态保育区、长湖生态保育区、江汉平原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提升区,分别开展“生态廊道+旗舰物种+生物多样性”“控污减排+湿地重构+栖息地修复”“源头管控+水源涵养+水系连通”“稻+鸭+蛙、稻+虾”“生态清淤+江湖连通+辅助再生”等五类保护修复治理示范,部分项目进度较快,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成为全市长江保护与修复、洪湖水质提升、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得到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主管部门的认可,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再次给予我市2亿元奖补资金。
据初步统计,全市山水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0亿元,整体工程进度已达83%,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22632公顷。2024年是荆州山水项目的收官之年,2亿元省级奖补资金的及时下达,将有力助推全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打造特色亮点示范。市财政局将会同市山水办管好用好项目的中央补助和省级奖补资金,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典型案例,并与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行动相结合,重点支持洪湖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相关工程,推动提升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生态系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