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一版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长江大学一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报讯(记者赵叶秋)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长江大学参与的研究项目《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完成,长江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项目历经10余年产学研一体化攻关,攻克了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成藏机理与勘探技术这一世界级难题,实现渤海深部原油勘探重大战略突破,发现了以渤中26-6为代表的7个亿吨级油田,支撑建成了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项目形成的理论技术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贡献了中国理论和中国技术,对全球类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何幼斌教授团队参加了该项目,对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富集模式进行研究,参与提出深部油气具有多期成藏、晚期强注的特征,有效补偿了持续强活动断裂带深部油气散失,多期强注与压剪强封共控的深部油气富集机理,这些研究成果为持续强活动的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成藏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荆州市石油石化装备产业链条全面,多年来持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形成了以长江大学、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嘉华科技等高校和企业为支撑的石油石化“三集群两基地”,多项科研成果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