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分类施策
县城就地城镇化成势见效
荆州系统分析人口流动趋势,指导各县市“产业留、改革推、劳务回、供需配、园区引”五措并举,加速引领人口向县城集中。
石首与湖南安乡、南县、华容三县毗邻。试点以来,石首实施城市能级提升、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等“五大行动”,出台《提升口子县公共服务能力的意见》,量身定制7个方面12项政策,推动逾600项事项“跨省通办”,共吸引10868人向石首县城集中,其中1700多名“南华安人”。2023年县城人口集聚度提高1.4%,城镇化率提高1.2%,增幅为近年最高,土地成交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列荆州县市第一、第二。
一年来,荆州引导各县市聚人口、优空间、提品质,形成了“一带一核引领、东西双区联动”的城镇空间格局和“1(县城)+M(中心镇)+N(特色镇)”的城镇体系。西部,荆州城区、江陵、公安、松滋全面融入宜荆荆都市圈发展,提升一体化水平。东部,监利打造市域副中心;洪湖融入武汉都市圈;石首打造鄂南湘北重要节点。
荆州致力打造“江汉平原回归创业就业置业首选地”,各县市筑巢引凤,功能聚人、品质留人、产业引人能力持续增强。以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双进”及教联体建设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市纳入教联体建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比达90.43%。以医共体建设、“三医联动”改革为切入点,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1+6”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初步建成运行,县市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以就业创业扩容提质为切入点,构建城区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去年就业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大学生留荆率由2021年的16.2%提高到2023年的26.7%。以培育壮大多元化养老服务实体为切入点,持续优化提升养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龙头引领
主导优势产业倍增发展
荆州统筹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改提能强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绿色智能引领“四大工程”,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龙头集中、主攻重点向优势领域集中。
在主导优势产业上,荆州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现代化工、特色文旅为主攻方向,实施倍增发展计划,力争5年内总产值达到5400亿元。2023年,除特色文旅以外,四大主导优势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46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4.8%,助力荆州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荆州全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口,引进先导集团、联仕化学、瑞华科技等19家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光掩膜基板、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提升国产替代水平。顺应绿色低碳趋势,将得“中”独厚、铁水联运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再生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品类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初步形成了从废旧物质一级回收、区域分拣到原料初加工、成品制造的全产业链。
近几年,百亿级工业项目纷纷落子荆州,但是总部和供应链大都在外地,导致产业根植性不够。荆州把供应链体系建设作为解决产业堵点痛点断点、促进供需匹配、提升产业韧性的有力抓手,从入库单、出库单“两单发力”,从积极对接、培育壮大、主动搭建“三路并进”,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美的冰箱核心零部件入库单,荆州开展供应链查缺招商,引进80多家配套企业,荆州工厂凭借成本优势跃升为全国最大的美的冰箱基地,荆州美的也从“一只小天鹅”变成拥有“空冰洗”三大工厂和124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雁阵。(原载6月27日《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