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2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洪图大展 邕抱未来

——《他乡洪湖人》第六季特别报道

    陈伟

    陈绪海

    崔威

    娄亚运

    李青彬

    李儒杰

    程子权

  从湖北洪湖出发,他们奔赴广西南宁,1000多公里,承载梦想,也饱含乡愁。

  他们或为生活所迫,或为追逐梦想,义无反顾,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也见证了南宁如火如荼的发展。

  在他们身上有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南宁这片广袤大地,成为绿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一个真心英雄,都有一段独属于他们的心路历程。千帆过尽,归来后,他们依旧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陈伟:商海沉浮宠辱不惊

  陈伟,洪湖曹市马口村人。由于家境贫寒,高中没毕业就到长沙打工,当过司机,做过销售,曾被人拒之门外,也尝到过做销售的甜头,在长沙摸爬滚打十年后,于2001年9月,来到南宁,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彼时的南宁,发展势头强劲,是一块投资热土,市场前景一片广阔。陈伟怀揣借来的几万元,在广西南宁寻找着适合他的发展之路。初到南宁,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当时,吃饭的时候能加个肉菜就觉得好幸福了。”陈伟偶尔还会回忆这段经历。

  在广西的20多年,陈伟从代理集中排烟管道开始,到后来拿到化工给管道广西区域授权,伴随着广西南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好时机,陈伟也开启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南宁的民歌湖广场、北海工业园、梧州工业园、北流工业园以及各地市的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项目采用的均是他销售的产品,由此,陈伟也彻底在广西扎下了根。

  商海沉浮20载,陈伟也曾两次跨行业投资,最后也是血本无归,但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陈伟总是保持向上向善之心,事业也终于峰回路转,持续上行。

  如今的陈伟,除了是一名企业家,还是广西南宁荆州商会会长,对他来说这个职务除了是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商会于2018年10月完成注册工作,2022年9月完成换届,陈伟连续担任两任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商会跨入到全国“四好”商会行列,获评5A级社会组织,多数会员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欲做雄鹰,勿敢驻足”,陈伟一直紧抓时代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在他心中,有一片更广阔的江湖在前方等侯着他,他必须全神贯注、马不停蹄!

  崔威: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他有一双敏锐度极高的耳朵,凭着极高悟性在南宁视听服务行业做得有声有色,他就是崔威。

  崔威是洪湖沙口镇人,1998年,崔威从荆州市财贸学校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工商银行工作,但是不安现状的崔威在工作几个月后,不顾家人反对,便毅然辞职,前往北京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在银行那段时间,我觉得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就果断辞职了,那一年我19岁。”崔威说。

  “北漂”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和很多“北漂”一族一样,睡过天桥,在北京西客运站留宿过,在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崔威找到了一个文化传媒公司,生活也终于有了着落。1999年12月30日,随公司前往南宁发展。“到达南宁的时间是2001年1月1日,这是一个跨世纪的行程,这两张车票我至今还保留着。”崔威回忆说。

  到南宁后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3年,遭遇“非典”,公司也倒闭了,崔威成为了无业游民,为了生存,他摆地摊、开摩的、卖保险,直到2008年,他洞察到做视听行业的商机,迅速成立了公司,开始跑市场、接单,业务量也蒸蒸日上,他也凭借对声音的敏锐识别能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南宁视听行业中的翘楚。

  如今他创办的南宁爱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五年荣获广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南宁“消费者信得过企业”称号,是全球32个知名一线视听品牌广西代理商,广西专业视听服务供应商,以及全国音响协会会员。

  李青彬:青衿之志白首方坚

  花甲之年的李青彬是洪湖永丰人,兄妹七人,李青彬排老三,生活的压力迫使他16岁就开始打工,那时的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养家糊口。“当时穷啊,只想活下去,让日子过好一点。”李青彬说。

  四处打工的李青彬偶然一次在海南看到木质地板,对市场有着敏锐嗅觉的他抓住了这个商机,2000前往北京发展,开始做地板代理销售。“地板在装修行业属于三大主材,当时看到这个市场的份额很大。”李青彬说。

  选择了地板行业,李青彬在北京一干就是13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在北京实现了华丽变身。但是不安于现状的李青彬想将业务板块做大,他决定开板材加工厂,经过多次选址,他选择了木材资源丰富的广西,2013年创办了武鸣森美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不知疲倦的李青彬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他开疆扩土,又在云南、四川等地开了分公司,现在员工共有500多人。目前广西南宁公司生产厂房占地13500平方米,年产实木复合地板基材180万平方米以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青彬不曾停止前进的脚步,不为金钱,只为身上的那份责任!

  程子权:心中有光素履前往

  拥有勤奋和努力,没有学历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程子权,洪湖新滩人,自小就对电器维修感兴趣,10岁的时候就会拿电烙铁,在家里鼓捣。十几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器维修高手。凭借自己的能力,1987年进入了武汉市无线电天线厂,跟随单位业务在全国各地进行闭路电视安装和维修,也让程子权的视野变得更广阔。

  上世纪90年代初,程子权在完成广西业务后便辞职留在了广西,在广西结婚生子,继续靠着自己的手艺在广西发展。1997年,程子权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为越南生产电视机的调节器,结果由于频率不对,货被退回,第一次创业负债八十多万元。

  沉着冷静的程子权在调整心态后继续创业,选定了出口越南的机顶盒数字加密芯片,几年下来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彼时的程子权感觉到这项业务已经快淘汰,便立即进行业务转型,开始设计芯片,并拿到了多项专利。2019年,他创办了南宁台塑半导体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交通通信等领域。公司现在拥有一支专业从事研发的高级工程师队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台湾、印尼、泰国等地区和国家。

  陈绪海:始于微末行于荆棘

  来自洪湖沙口镇的陈绪海,1998年跟随亲戚来到了南宁,初到南宁的他在亲戚的书店做推销员,那段推销员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与不同人打交道,同时也让他交到了许多朋友,人也越来越自信。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电梯销售领域,为了迅速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他白天工作,夜晚学习,很快在广西电梯行业小有名气。

  2008年,陈绪海下海创业,成立了电梯公司。因经验不足,两年多时间亏损几十万元,无奈之下,2011年决定放弃,第一次创业也宣告失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尝过失败的苦头,2013年,陈绪海再进电梯业,当时也正是南宁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期,陈绪海抓住机遇,稳扎稳打,公司营业额年年递增,事业也终获成功。如今,他的广西迅奥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销售量长期排在广西前3名,全区设有10家分公司、60多个专业维护站。自2016年起,先后成立了贵州、云南、浙江、湖北、河北五大省级分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广西迅奥电梯设备有限公司也与芬兰通力电梯、瑞士迅达电梯、广东菱王电梯等国内外著名电梯品牌实现强强联合,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获得成功的陈绪海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2019年,他便对自己的产业进行了新的布局,成立了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电梯特种设备行业提供职业化培训。而这个事业将是他人生又一次挑战!

  娄亚运:淬炼青春不负韶华

  青春在奋斗者激荡,韶华在打拼中放飞。

  90后的娄亚运是洪湖戴家场人,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对门窗制作非常感兴趣。16岁的他便前往福建打工,在工地上学门窗制作,年少的他日夜在工地上忙碌,却并不觉得辛苦。“当时每个月拿工资是最开心的,觉得再辛苦也值得。”娄亚运说。

  对门窗制作有极高天赋的娄亚运在福建的第二年便开始独立承包小工程,业务量最大的时候,他手下有十几个人。少年老成的娄亚运在福建一干就是6年,也积累了自己的第一笔财富,在朋友的带领下,娄亚运来到了南宁开始创业。在全然陌生的城市,娄亚运投资的几十万元年半内被骗的精光,娄亚运再次回到福建。

  青春无惧失败,痛定思痛的娄亚运在福建重新沉淀,开始规划他的人生。半年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娄亚运再次回到南宁,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直接开了门窗设计生产工厂,用三年的时间将工厂的产值做到了2000多万。2018年,娄亚运将工厂更名为“欧之诺”,就是寓意自己的门窗加工产品是“欧洲品质一诺千金”,如今“欧之诺”门窗厂房面积达5500平方米,库存量达300万吨,年销售额2500万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欧之诺”所有产品均由他亲自设计,到最后生产的成品,他都一条龙的监督完成。“我今后的目标是在资金储备达到后做超级工厂,将欧之诺门窗做成最大的品牌。”34岁的娄亚运自信地说。

  李儒杰:流年不负 未来可期

  一杯咖啡,一份安静,这是属于李儒杰的小确幸。

  李儒杰,洪湖万全镇人。见到他时,他正在调制咖啡,T恤+牛仔裤,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就像他现在经营的逸美时光咖啡店一样,文艺而简单。

  70后的李儒杰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4年,品学兼优的他毕业后就随哥哥李儒雄一起在武汉做软件开发和销售,“因为当时我们中国的软件还是比较落后,希望通过我们的推广能把这个计算机的水平提升。”李儒杰说。

  创业阶段,兄弟二人几乎全年无休,每天早上7点钟出门,晚上有时通宵加班,1999年,他们将美国先进的互联网知识引用到中国,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网上销售软件公司——连邦软件公司,兄弟二人也在业界受到了广泛关注。

  2006年,为了爱情,李儒杰放弃了在湖北的事业,来到了广西,和太太一起转行做房地产开发,李儒杰凭借自己丰富的销售经验,很快便融入了新的事业,并很快获得了成功。

  “很小的时候就想着自己将来一定要发愤图强,我当时梦想自己当个老板,然后回老家盖一栋别墅。”李儒杰说。儿时简单的想法随着自己的努力慢慢实现,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李儒杰想让脚步放慢一点,留点时间给自己,于是创办了逸美咖啡,为了做好一杯咖啡,他到世界各地去学习考察,自己亲自学着调制咖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这个店已经有十年了,我希望将这个店做成百年老店,以这个店作为一个起步,能够做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店”,李儒杰对未来依旧充满了期待!

  编后

  在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创业道路上,他乡的洪湖游子们历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迎来成功的曙光。他们是勇敢的开拓者,是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家乡人民在洪湖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洪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对这些他乡游子的创业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期待他们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