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共同缔造 万家灯火暖

——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述评之六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朝阳 李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群众的力量一经激活,就能拥有磅礴的智慧和力量。

  创新基层治理,我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探索了一批制度成果,打开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中部崛起,湖北奋楫先行。

  建设战略支点,没有比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的根基更为坚实;

  挺起中部脊梁,没有比从广大群众中汲取的力量更为强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满怀深情,句句重千钧。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聚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最强动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场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核心的社会治理革新,在荆楚大地蓬勃展开。

  点亮万家灯火,温暖百姓心田,凝聚社会力量……从“一老一小”的现实需求,到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再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共同缔造以理念之变引发展之变,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了勃勃生机与不竭动力。

  理念之变:从“我干你看”到“一起干”

  舒适温暖地栖居,是人民群众纯朴而美好的憧憬。

  在麻城市阎家河镇石桥垸村,这份憧憬正被一点点实现。

  穿梭在古色古香的亭台水榭与曲径回廊之间,村民的房前屋后花木扶疏、绿影婆娑,宛如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村民丁平福的笑容中流露出自豪,“这一切,都是共同缔造带来的福祉。”

  时间回溯到2017年。

  曾经,石桥垸村是一个经济弱、环境差的村落。在住建部的支持下,麻城、红安开展“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石桥垸村成为首批试点村。

  共同缔造,如何将梦想照进现实?其核心要义是“共同”——通过政府、社会与群众的紧密结合,携手满足各方需求,共同化解矛盾。

  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从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做起,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参与,集思广益,齐心协力。

  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这“五共工作法”如同五根坚实支柱,共同支撑起共同缔造的深刻理念。

  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解决“众口难调”问题;

  干部和群众一起干,解决“不关我事”问题;

  多方资源共同发力,解决“没钱做事”问题。

  拱桥的一砖一瓦怎么铺,群众来拍板。从高拱坡改为低拱坡,从大砖换成小四方防滑砖,桥面从台阶改为缓坡……按村民意愿,设计一改再改,开会不下6次,最多一户上门26次。降的是拱度,去的是台阶,连的是民心,村民点赞为“连心桥”。

  广场舞场地“长”啥样,群众说了算。在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10多场塆组会,23户群众家家参与,村民主动投工投劳,短短1个月,建起“思源亭”,花费比正常预算节省近五分之一。

  群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干部也从单一的“决策者”转变为“引导者”。这种自下而上的多方参与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

  继红安、麻城试点之后,2019年,枝江被住建部列入试点范围,并全域推进。在县城—乡镇—农村三级联动体系下,枝江建成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试点县市区一步步创新推进,一步步深化拓展,充分证明了共同缔造的强大生命力。2022年6月,省党代会作出部署,在全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高位推进、高点起势。第一阶段,全省范围内1038个城乡社区成为共同缔造试点。省市县三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紧密协作,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蹲点式调研,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治理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交融,如细雨润泽,无声而深刻。

  在入户走访中访出心声,在村塆夜话中汲取智慧,在屋场院子里汇聚建议。

  实践证明:把话筒交给群众,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定能激发出社会自治的巨大能量,为党的执政奠定最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行动之变:“急难愁盼”化解在一线

  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关键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而其根本在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

  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来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过去一年,我省将共同缔造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同落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基层,充分彰显了共同缔造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拉家常、问需求。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累计下基层超过248万人次,收集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48万多个、解决43.2万个。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