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办出文化荆州特色,展现荆州文化底色

  □ 余大中

  今天,《荆州日报》“文化荆州”专刊第100期惊艳亮相,可喜可贺。作为专刊的忠实读者,本人“以办出文化荆州特色,展现荆州文化底色”为主题,谈几点感想和期许。

  其一,不断擦拭楚文化的本色。

  众所周知,荆州是楚文化发祥地。距离荆州城约5公里的楚纪南故城,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遗址,称为郢都。自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开始,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纪南城被秦将白起攻陷废止,先后有21代楚王定都于此,历时411年,期间楚国跻身“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列。

  产生和发展于荆州的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屹立于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屈骚文学等六大支柱之上,囊括了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卫疆、重诺贵和等五种精神,与当时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相辉映,也与同期的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遐迩闻名。

  知荆州首先必须知楚史。一直以来,传承楚文化的精髓,都是文化荆州安排的重点,这也就赋予了文化荆州的存在价值和重大意义。今后,要依据《史记》等古代文献,参考“清华简”等出土文献,借鉴当代文献,进一步宣传和介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杰出政治家孙叔敖等楚国优秀历史人物的动人事迹,让筚路蓝缕等宝贵精神成为荆州干部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其二,继续闪烁三国文化的亮色。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荟萃地。三国时期,因为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是连接中原和江南的交通枢纽,所以成为魏、蜀、吴争夺的焦点。荆州在三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著名的三国历史事件和三国历史人物都与荆州有关。例如,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向孙权“借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开始他在荆州的经营和扩张。关羽驻守荆州,最终“大意失荆州”,都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精品。

  三国文化的载体十分丰富,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民间传说等。荆州留下了许多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文化遗产和景点,如荆州古城墙、关公庙、张飞庙等,不仅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也成为了荆州独特的文化名片。

  讲好荆州故事必须重点讲好三国故事。文化荆州开办以来,关于三国文化的内容颇受读者喜爱,值得点赞。建议文化荆州编者和作者,坚持史实介绍和故事演义相结合的原则,把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在荆州的传说和遗迹,写好写活写生动,写准写精写出彩,从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其三,着力提升地域文化的成色。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1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生活、栖息和劳作。新石器时代,先民三苗在此发展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显示出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

  荆州曾经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比如唐代荆州,经济和文化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知名诗人皆游历于此,写下佳篇;岑参、戎昱、刘孝孙等荆州籍诗人闻名九州,留下佳作。有明一代,荆州进士辈出,文化昌盛,万历首辅张居正、石首三阁老两尚书一太史等名臣显赫,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享誉文坛,三袁文化源远流长。

  荆州民俗文化和地方艺术多姿多彩。南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荆州还拥有楚剧、荆州刺绣、荆州鼓乐、荆州地花鼓、雕花剪纸等多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体现了荆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荆州还是红色文化富集地和长江文化展示地。比如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和革命遗址等,孕育了荆州丰富的红色文化;长江的浩渺与荆州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荆州独特的长江文化景观。

  上述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荆州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魅力。如果说热爱荆州,就必须热爱多元文化的荆州。笔者认为,荆州地域文化的成色有待提升。这也就为文化荆州专刊赋予了将楚文化、三国文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使命,在版面安排、题材选择、体裁考量等方面,要做好统筹协调,发挥更好效益。

  最后,笔者以一首小诗,祝贺《荆州日报·文化荆州》栏目出刊百期:

  文化荆州百卉开,桑田沧海久情徊。楚时风骨映千古,三国烽烟照九垓。屈子骚魂犹未散,关公义气永相陪。赓承底色尽天职,特点篇章赞党媒。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