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共同缔造 万家灯火暖

  (上接第1版)

  快递进了村,农货送上门。孝感大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以“好用”为标准,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老助餐,服务到老人心里。荆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委托开办等方式,打造“餐饮企业+幸福里食堂”模式,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社区“幸福里食堂”全覆盖。

  建设工会驿站,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武汉市汉阳区“阳小驿”撬动大治理,让户外工作者成了新的“治理合伙人”。在全省,4200多个驿站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便捷服务。

  老旧小区加梯,幸福“梯升”。运用“五共”方法,通过政府补贴、居民自筹等方式,全省老旧小区成功加装2100多部电梯。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探索出议事型、对话型、共建型、联动型、开放型等议事协商形式,涌现出咸宁市“小区圆桌会”、武汉市“社区对话”、荆州市“居民说事”等典型小区改造案例。

  聚焦“一老一小”,全省完成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7万户,开展青少年暑假托管服务超过10万人次;

  政府以奖代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捐钱捐物、认管认领,共同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实施以奖代补项目2103个。

  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全省及时总结基层首创的好做法,制定出台农村寄递物流、老年人助餐服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政策性文件15个。

  从“办实事”,到“解难题”,再到“强善治”,幸福生活不断升级。

  经过两年多的深入实践,我们更加明确了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共同缔造,就是大家团结在一起,携手共进。”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老屋湾70岁的柯大爷直抒胸臆。

  从“隔着门对话”到“请进家门唠嗑”,这是群众的变化。

  从“你干我看”到“撸起袖子一起干”,这是干部的变化。

  从“你和我”到“我们”,这是干群之间的变化。

  变化带来新气象。有数据为证:2023年,全省省级以上登记信访量占比从1月的70.78%降至年底的26.38%,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的满意率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变化带来新动力。今日之湖北,干部群众正共同打开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治理之变:以基层之治夯实省域之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

  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面对这道必答题,湖北以共同缔造为载体,从机制上“解题”,从实干上“破题”。

  去年,武昌、枝江、大冶、南漳等14个县(市、区),开展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越来越多的改变正在发生。

  城市里,“陌邻”变“睦邻”,通过细化治理单元,实现服务供给和居民需求的精准、高效对接。

  武汉市武昌区创新打造“组邻为里、精细网格”的治理体系。按照楼上楼下、左邻右舍10到20户标准,武昌区划分出2.5万余个“小邻里”,形成“网格长—楼栋长—邻里长”三级网格治理架构,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商务楼宇里,党建指导员驻点楼宇提供“全科”服务,成立楼宇理事会,不断完善楼宇治理体系,放大楼宇经济的集聚效应。

  大街小巷里,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不息,工会驿站建起来,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让他们成为新的“治理合伙人”。

  在农村,建起了“村民小组服务点”,构建起“乡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体系,将党组织延伸至屋场。

  南漳县推行“红色屋场”,将细小的屋场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并建立“小事屋场自办、大事村屋联办、难事乡镇帮办”的三级办事体系。过去看病报销要去镇卫生院,如今通过“红色屋场”,医保业务延伸到了村。

  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聚焦于基层治理中亟待突破的难点堵点,着眼于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实践创新。

  治理单元在逐渐变小,治理队伍在不断壮大。致力于重构基层,赋能基层,加厚基层底板——基层,正一天天强起来。

  眼下,武昌区、南漳县、枝江市等8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完善县负主责、县乡村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明确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四级功能定位,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应时代之变革而来,为解答新时代课题而奋进。

  从“办实事”的起步,到“解难题”的深入,再到“强善治”的飞跃——

  共同缔造正成为我们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鲜亮旗帜,引领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书写新时代的湖北篇章。

  (原载6月27日《湖北日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